明太祖朱元璋出于对朱氏血脉的关爱,为自己的子子孙孙们提前准备了丰厚的爵位和俸禄。并且为防后世不遵守他的规定,太祖还以祖训的形式将这些规矩给固化。那么在明朝如果有幸投胎为太祖的后代,是否就能生活无忧呢?

注:明朝男性宗亲的爵位共分八等,从高到低及其年俸(禄米)分别为 -- 亲王(一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一百石)。

想要享受宗亲的待遇,光投胎投得准还不行,还必须入玉牒(皇族族谱)。只有录入玉牒才算是正式的皇族成员,也才有可能被封爵并领俸禄。录入玉牒的要求说起来并不高 -- 有名字即可,但是很多投胎到老朱家的人却在取名这个环节上被卡了一生。

明朝宗亲的名字不是父母或长辈随便就能取,需要走完一个流程。这个流程叫“请名”,包含王府代奏、宗人府审核、礼部拟名、皇帝赐名,四个步骤。搞这么复杂原本是两个目的,一是规范皇族成员的名字用字以彰显皇室威严和高贵;二是防止非朱氏血脉的人冒充混入皇族。

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请名”却严重背离了这两个目的,成了宗藩上层和朝廷,故意折腾、限制宗亲的工具。

明朝的宗藩制度规定,宗亲年满一定岁数后(最初定为五岁,后提高到七岁)即可向朝廷申请取名,但是宗亲的父母或长辈是没有资格直接申请的。他们只能将请求报于所属的郡王府,由郡王汇总之后再上报至宗藩的亲王府。

亲王同意后再由王府长史统一报于朝廷,这也就是“王府代奏”。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宗藩的王爷们负责宗亲身份的审查,以免非朱氏血脉混入。但是权力一旦被垄断,自然就会滋生出黑暗,取名这种权力也不例外。在不少郡王、王府官员、亲王眼里,取名就成了一个敛财工具。不给好处,就各种使绊子,不为你代奏。

明朝中期之后,由于朝廷各种克扣宗亲宗禄,很多低级宗亲家庭吃饭都是问题,哪里拿得出钱来贿赂。以至于一些宗亲一辈子都是“无名之辈”,六七十岁还以乳名称呼。

除了索贿,宗亲内部争斗时,“王府代奏”也成了斗争利器。

代藩首任亲王朱桂因为怨恨自己的王妃和世子朱逊煓,就用“请名代奏”的权力折腾自己的两个亲孙子,直到朱逊煓去世后也不放过。结果这两个孙子里的老大,代藩的第一继承人(代隐王朱仕壥)十五岁了还没正式名字。无名自然无爵无禄,一度只得跟自己的奶奶、母亲种地为生。

注:代王朱桂相关故事详见明初头号恶人朱桂,一辈子横行不法的原因很简单“家父朱元璋”

正统年间靖江王朱佐敬和自己的弟弟朱佐敏闹矛盾,朱佐敬就死拖着不为朱佐敏的两个儿子请名。拖了好几年朱佐敏实在没办法了,只得找英宗告状。就这样官司也打了四年,直到正统十年他的两个儿子才被正式赐名。

对于众多宗亲而言,王府代奏只是开胃小菜,后面的宗人府审核才是真正的难关。宗人府审核难,不是因为宗人府的人喜欢折腾宗亲,而是朝廷希望通过这招,限制“正式”宗人数量,目的是为了降低宗禄支出。

太祖在制定宗亲爵位和宗禄制度的时候,什么都算好了,就是没算子孙的繁衍速度。

到了成化朝,朝廷已经明显感受到来自宗禄的压力。为了控制宗禄的规模,朝廷采用了最直接的方式 -- 直接减少领宗禄的编制人数。而方法就是各宗藩请名时,在宗人府审核阶段找理由直接剔除。

注:明朝宗禄发放的方式是,亲王、郡王由朝廷划给他们代禄田,王爷们通过收租获取各自宗禄。郡王以下则和地方官员一起,按时领取禄米。

明朝宗亲结婚、纳妾需要向朝廷申请报备。未获取朝廷同意的女子娶为妻是不可能的,但是纳为妾朝廷倒是不会强行限制,只不过她们有个特殊的称谓 -- “滥妾”。成化年间开始,对于“滥妾”所生子女,宗人府虽然核验他们的身份,但是不再放行他们的请名申请。

意思就是,认你是朱氏子孙,但是不录玉牒不发宗禄。

到了弘治朝,为了进一步限制宗亲的子孙增长,孝宗对宗藩制度进行了改革。对各级宗亲的妾室数量进行了明确限制,超出规定的女子全部视为“滥妾”。从这个时候起,很多宗亲生下来就注定成为不会被请名、录入玉牒的“私生子”。

而且朝廷要针对的不光是他们,甚至可以说朝廷更关注的是他们的后代。换句话说一旦被扣上这个帽子,后代更没可能被赐名并录入玉牒。

亲王妾媵十人,一次选。世子、郡王四人,二十五岁无子具二人,有子即止。三十无子,始具四人。长子至将军,三十无子具二人,三十五无子具三人。中尉三十无子娶一妾,三十五无子具二人。庶人四十以上无子,许娶一妾。

注:“一次选”的意思是只能一次性选出,以后亡故或者休逐也不能补缺。

《大明会典·邢部律例一》

这些私生子正式名字都没有,爵位和宗禄那就更没指望了。他们也许还能获得泛情的父辈的接济,但是他们的后代,生活只会越来越艰辛。这也是到了嘉靖朝,开始大量出现宗亲生活困难、在市井流浪行乞、甚至于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这类底层宗亲的大量出现,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为太祖原本的设想里他的后世子孙人人都会有饭吃,所以他在《皇明祖训》里立下规矩不允许皇族成员出仕、经商、租种田地、受雇为工等等,以免他们败坏皇族声誉或者为祸一方。但是这些规定却让那些无法“请名”的宗亲难以生存了。

这些宗亲往往会沦为市井无赖,聚集在少数有爵位的低级宗亲身边。他们利用地方府衙不能直接管束皇族的漏洞,抢劫、勒索市井平民;甚至于打着“索俸”的旗号,抢劫地方府衙。严重破坏了社会治安,也加深了社会矛盾。

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余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其所犯之家止许法司举奏,并不许擅自逮问。

《皇明祖训》

如果有幸过了代奏、审核这两年,请名算是有保障了,但是还是避免不了被勒索。

明太祖在制度宗藩制度时对于取名用字也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太祖规定从他的孙子辈起,宗亲的名字都是三个字。中间的辈分用字被定死,第三个字则必须是五行偏旁。

注:太祖朱元璋为各藩王系各准备了二十个辈分用字,例如燕王系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不过只用到“由”字,明朝就灭亡了。

按道理“礼部拟名”其实是个很简单的过程,但是礼部的官员们还是把这个步骤给玩出了花。现在说到明朝宗亲们的名字,常开玩笑说,他们老朱家的名字就是一个元素周期表。其实那些已经非常正常、非常好了。

例如晋藩的庆成王朱敏(草字头下泥)、靖安王朱敏没、朱敏溅;周藩的曲江王朱朝(草字头下毁)等等。如果觉得这些不够直白,周藩的安昌王被取名朱恭(木枭),衡藩有个宗亲被取名为朱慈(上人下愁),意为“愁人”。

如果觉得这些还没什么,再来看看周藩汝阳王的名字 -- 朱勤烝。“烝”在古代是个很污的字,意指染指父辈或兄长辈妻妾这种恶劣淫行。除了故意恶心人,完全想不出礼部的饱学之士为什么要选这个字。

这就是礼部官员们玩出的花样,不给好处别说什么皇族威严和高贵,让你的名字恶心你一辈子。

礼部拟好名字后,整个请名也就来到最后一步,也是最没有波折的一个环节 –皇帝赐名。说是皇帝赐名,实际上皇帝基本不会去看礼部拟好的名册,只是仪式性地予以批复认可而已。皇帝批复后整个“请名”就算完成了,相关宗亲的名字就会被录入玉牒,成为皇族有正式“编制”的一员。

那么这个时候宗亲们是不是就捧上铁饭碗了?只能说获取了可能,因为后续“请封爵位”,也依然是类似的四个步骤。但是各步骤会更难,每步需要拿出来的“孝敬”也会更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