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曹操、孙权和刘备都是三国时代的霸主,创造了蜀国、魏国以及吴国三足鼎立的局面,按理说,三方都是称霸一方的一国之君,而且时刻有着矛盾和冲突,按理说都是敌对关系,但在曹操眼里,孙权和刘备给他的印象完全不一样,他对孙权的评价非常高,""生子当如孙仲谋""就是他给予孙权的最高评价,他到底是看中了孙权的什么呢?要说到军事实力以及人才储备,孙权都不及曹操和刘备才是。
虽然孙权也是""三足""之一,但是从孙权攻打合肥的屡战屡败来看,很难和另两位大咖相提并论,但要说曹操看中了孙权的什么,还真有一件事儿上能看出一些猫腻,那得从公元213年的濡须之战讲起,曹操之前赤壁之战可谓是大败而归,但曹操也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心态并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有着雄霸天下的野心,几年时间的调整也让他重振信心准备卷土重来,在这一年冬天,曹操带领着大军向南讨伐孙权。
曹操和孙权的军队在濡须发生争斗,但在这一战里曹操也是被孙权搞怕了,首先是自己的营地被吴国将领甘宁带领三千精兵夜晚偷袭成功,随后曹操""吃一堑长一智"",想换营地以免遭到吴军同样的策略搞军队的士气,便想趁夜里将营地换到水中小洲上,结果被孙权的水军进攻,三千多人溺水而死,两次交手,曹操都在孙权手上吃了大苦头,这也让曹操的信心有一些动摇,决定以静制动,采取防守的措施。
孙权见曹操采取了防守的策略,便心生一计,趁着一天起大雾,便乘船来到曹营嘚瑟,曹操肯定惊吓啊,毕竟前两次都在孙权手中吃到了苦头,怕孙权又整什么幺蛾子,便急忙下令让弓箭手拉弓射箭,一时间箭如雨下,面向曹操的那个船头因为插满了箭已经失去平衡,所以孙权便下令调转船的朝向,用另一面来承受箭雨找回船只的平衡,最终安然无恙的撤退,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草船借箭""。
孙权接二连三在曹操手上讨到好处,后来孙权又故技重施,同样乘着船在曹营前嘚瑟,曹操因为前面三番两次的摔跟头,所以后面便没有再下令弓箭手放箭,看着孙权的水军纪律严明,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总的来说,曹操是被孙权的谋略所震撼到了,是打心底里的佩服,而且这时南方刚好下起了雨,曹操怕了孙权的水军,便只能作罢,撤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