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就是财富,燕青退隐江湖,挑走了一担珠宝,自然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没有钱,还要为挣钱而奔波,这不是风流倜傥,才华出众的燕小乙想要过的生活。有了这一担珠宝,燕青就可以丰衣足食,继续无忧无虑的度过余生了。

而在这一细节的背后,却隐藏了燕青的聪明和远见。

燕青是梁山108条好汉中少有的“好人”,也是为数不多的最后得以善终的几位好汉之一。

燕青俊秀有才,忠肝义胆,且武艺高强,行事有度,鲜有劣迹。

他自幼父母双亡,被卢家抚养长大。燕青非常感恩,所以,不管自己的境遇如何,都一直视卢俊义为主人,尽心竭力的辅佐、保护。

燕青被称为“浪子”,并不一定就是放浪形骸,应该是他非常爱玩。而在玩的过程中,他接触了很多人,学到了很多东西。

燕青凭借自己的聪明、悟性,了解了人性,掌握了与人打交道的技巧。甚至是李逵这样的莽夫、恶人,都能被他轻松驯服。

同时,燕青还从接触过的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本领,比如吹弹唱跳,诸行百艺,让他在与人相处时,有了更多的交流方式。燕青正是凭这一点,成功搭上了李师师和宋徽宗,助宋江完成了招安大业。

特别是,燕青应该听人讲过很多历史故事,也很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这让燕青有了非凡的远见卓识,也让他提前为隐退做好了准备。

燕青的远见,在卢俊义一出场时,就表现了出来。

卢俊义要带管家李固跟他一起出远门避所谓的“灾祸”。燕青则说途中要路过水泊梁山,那些人打家劫舍,不干好事。他会武功,可以跟着保护卢俊义。可是,卢俊义不听。结果,被劫上了梁山,中了宋江之计,最后落了一个家破财散,被逼上了梁山。

而燕青最厉害的远见,则在招安之上。

燕青和卢俊义上了梁山之后,他并不像鲁智深、武松那样反对宋江接受招安。相反的,燕青是积极谋划,出人出力,力促招安成功。

燕青可能也认为,终生当强盗,并不是好的出路。

燕青带着礼物见到了宋徽宗常常幽会的李师师。他凭借外貌、才艺,立刻就征服了李师师。正当李师师要跟他温柔一番之时,燕青却突然跪下,跟李师师结为了姐弟。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燕青的“浪子”之名,跟淫欲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燕青面对美女,有极强的自制力,而且,对自己的目标也很坚定。

在李师师的引荐下,燕青见到了宋徽宗。可他并没有直接说梁山泊想要被招安,而是说自己被梁山胁迫,干了几年的错误勾当,得到了宋徽宗的谅解和亲自签发的赦免状。

燕青在招安的时候,已经开始给自己谋划退路了。有宋徽宗的赦免状在手,只要他不危机其他当权者的利益,性命至少是可以保住了。

水泊梁山被招安时,宋江也在为自己的性命担忧,也怕被秋后算账。所以,提出了水泊梁山的一众好汉,不能被分开。

燕青非常聪明,自然明白其中的玄机,所以,在征辽国、讨田虎、伐王庆成功之后,他都没有劝卢俊义急流勇退,自己也没有退隐江湖。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梁山好汉在这些征伐之后,并没有受到大的损失,朝廷还无法撼动他们。留下来,反而能得到朝廷的封赏,何乐而不为。

可是,到了征讨方腊时,形势发生了逆转。方腊太强悍了,梁山好汉是一个接着一个战死。到取胜时,108条好汉,仅仅剩下了36位,其中,还有很多病残者。

燕青已经感觉到,梁山集团的实力已经不复存在了,征方腊班师之后,朝廷必然会开始着手除掉还活着的梁山将领。

于是,燕青在攻进方腊的最后一个据点帮源洞时,命令手下抢了两担的珠宝细软。其中一担,他让手下人均分了。还剩一担,就是燕青最后挑走的那一担。

原本,燕青是想劝解卢俊义跟他一起离开,然后,用那担珠宝细软,让两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一起度过余生。为了劝说卢俊义,燕青甚至举出了当年刘邦、吕后杀害韩信的典故。可是,卢俊义根本听不进去。

燕青见劝不动卢俊义,他也知道宋江的为人,也不想再跟宋江见面。燕青只给宋江留了一张字条,同时,留下了自己的印绶,挑着一担珠宝,自此隐居江湖,不知所踪。按照燕青的品行,肯定落了一个善终。

而迷恋权力的卢俊义、宋江,结局也没有出乎燕青的预料,最后,被毒杀身亡。

燕青虽然做过水泊梁山的贼寇,但是,手握宋徽宗亲自签发的赦书,而且,还有功于大宋,从律法而言,他是有功而无罪的大宋功臣。退隐江湖之后,燕青又不会危及到高俅、蔡京、童贯等人的利益,自然不会被人追杀迫害。而有了那一担珠宝,燕青就可以过上财主般的生活,也许还会有另外一个李师师在等着他,陪伴他度过余生,岂不美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