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本讨厌隐士,为什么还要三顾茅庐? 这是诸葛亮设置的局吗?
导语:诸葛亮家喻户晓。 作为三国时代的主谋,他出山辅佐刘备后,将刘备从还在失足的小军阀华丽地变成了拥有荆州益州的天下霸主。 而且,他令人敬畏的职业精神受到后世的尊敬。 当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也作为佳话流传后世。 但是在网上,据说当时诸葛亮故意设立的局里,目的是考察刘备是否有这个耐心,是否是自己想辅佐的主公,所以多次不在家。 这个说法是否可靠,我们来解答吧。
当时的情况是刘备驻扎在新野城,但漂泊半生一事无成的他终于知道了根本原因。 那就是缺乏顶级军师给自己出谋划策。 所以他遇到徐庶后,面对曹魏大将摆出的八门金锁阵,自己不知道里面的门道,更不用说破阵了。 但是徐庶很快就知道了线索。 指挥赵云很容易破阵退敌。 这个结果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 本来是怎么打的! 从那以后,刘备集团就非常尊敬徐庶。
后来曹操设计挖掘徐庶,刘备非常遗憾,但无计可施。 徐庶临行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他的智商比他高一百倍,让刘备一定得到他。 刘备信了徐庶的话,毫不怀疑,听到诸葛孔明原来如此有名,连司马徽都知道他说要得到天下。 问完他的地址后,请赶紧带三兄弟出门上山。 但是这次诸葛亮不在家。 守卫家园的童子说请再来。
其实诸葛亮知道刘备会来找他。 多次不在家也是刘备的审查。 诸葛亮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和乐毅有本事,管仲当时辅佐齐桓公成为天下霸主,乐毅差点联合五国灭亡齐国。 正值乱世时期。 诸葛亮的意思不言而喻。 当时天下诸侯太多,有曹操、孙权、刘表、刘璋、张鲁、马腾、刘备等君主。 他只是不知道谁是自己的“齐桓公”。
刘备自己讨厌隐士,认为他们空着身子不为国家工作,简直是徒劳无功,国家没有责任。 刘备和许汜的谈话中,鄙视了这些隐士,甚至厌恶了他们。 诸葛亮知道这件事,知道刘备要他自己出山后,他特意取了隐士的身份,看看刘备是否会置身事外。 之后,刘备辗转反侧,走进诸葛亮的茅庐里,即使外面下着大雪也静静地等待着。 从这个情况来看,诸葛亮知道刘备在诚心邀请他,于是决定马上出山辅佐他。
结语:中国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人非常喜欢评判别人,黄石公相中有张良,但还是多次侮辱他,张良忍受侮辱,终于获得了传世绝学,辅佐刘邦成功建立了汉朝。 考察诸葛亮刘备也是如此,毕竟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 事实证明,后来通过诸葛亮评审的刘备成功翻身,以平民身份成立蜀汉,成功瓜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