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德胜门,吉林人自然就会想起越山路与德胜路交会处这片区域。尽管这里已经没有这座“门”,但它却在人们的记忆里根深蒂固。这就不得不说德胜门的由来了!

松江中路老照片墙

清代的吉林城,历经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初建、乾隆七年(1742年)的重新扩建,同治六年(1867年)的再次扩建,城市面积扩大,围合的城墙也变长,而城门的数量也从最初3座发展为8座。吉林城在出建时,便在城东、西、北各设一门,德胜门便是在这一时期所修建。

吉林水师营博物馆陈列的图片

而关于德胜门的由来,吉林市水师营博物馆有这样的介绍:

有关史料记载:康熙二十六年(1687),吉林水师营官兵从黑龙江雅克萨之战的前线得胜凯旋,驻扎在吉林城外西门和北门之间的地段。吉林将军署在此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当年,吉林将军府为纪念吉林水师营保家卫国的这一历史性胜利,在吉林城北特别新辟了一座城门,取名为“德胜门”。《船营区志》记载:德胜门城楼高五丈,形似寺庙钟楼,红柱飞檐,雄伟庄严,楼下城门宽一丈五尺,城墙一丈五尺,厚三尺,城上每隔二尺加筑一垛口,墙外护城河宽一丈。

吉林乌喇公园的仿古建筑德胜古门

德胜门这座老城门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今的“德胜门”已成为地名。而关于它的那些历史只能在历史资料和博物馆中找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