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建城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素有八朝古都之称。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开封作为宋朝的国都长达168年,是历经九代帝王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当时的开封城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提起开封不得不说说相国寺,这座位于开封中心市区的寺庙,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作为皇家寺院,素有“大相国寺天下雄”之誉。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中对开封大相国寺的描写,及在相国寺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结识鲁智深等精彩故事,再次把我带到了这座久负盛名的古寺宝刹。

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最初名为“建国寺”,这里原为我国古代四公子之一,战国时期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的宅院旧址。相国寺的名称是从唐朝开始的,在唐延和元年,唐睿宗李旦为纪念自已由相王登上皇位,将“建”改为“相”,并御笔题下“大相国寺”的匾额,由此也被称为皇家寺院,使得寺院名声更加显赫,历久不衰。

唐宋两代是大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它是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当时相国寺占地500余亩,是现代规模的18倍,辖64个禅院、律院,每个院都设主持,并赐予封号,僧众曾达万余人。寺内建筑巍峨,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巧夺天工。

寺院历史上名僧辈出,名士荟萃,活动频繁,寺藏丰富。每逢重大节日或皇帝祝寿、祈祷、巡亲等,都在这里举行。尤其到了北宋期间,高僧、达官、文人、民众举行的佛事,文娱及外国使节参访、商贸等都汇集其中,成为中外佛教及文化交流的中心,深为海内外佛教界所瞩目。今天的相国寺以它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宏伟的建筑而名列中国十大佛教寺院之一。

北宋灭亡后,大相国寺遭到严重破坏,以后各代屡加重修,时盛时衰,更严重的是黄河泛滥,开封城被淹没,所有建筑几乎全毁。现存的大相国寺是清朝乾隆皇帝拨款在原址上修建的,尽管规模和建筑不及前身,但整体布局严谨,其基本格局得以延续,即主要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大门、碑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八宝琉璃殿、藏经楼等,东西两廊为客堂等设施,寺前院东侧还建有钟楼。整体显现巍峨壮观,仍不失为久负盛名的古寺宝刹中的皇家寺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相国寺在保持清代原有的建筑基础上,又得以重修、恢复,使这座享誉千年的古刹重新展现华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