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7月,关羽留糜芳、傅士仁守江陵、公安,自率主力进攻襄阳、樊城的魏军。曹军立即派于禁率7军(3万多人)增援,屯兵于樊城以北。
吴陆口守将吕蒙看到关羽北上进攻曹军,就准备趁机偷袭荆州。为麻痹关羽,让不知名的陆逊接替自己的位置。关羽果然又抽调部分后方防御部队北进。
8月,大雨,汉水暴溢。屯于城外的于禁军全部被水淹没和包围,关羽军趁势以水军发动攻击,魏军大部投降,于禁被俘,庞德被杀。接着关羽趁水包围了樊城的曹仁军和襄阳的吕常军,并加紧攻打。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均投降。
曹操得报,立即自关中返回洛阳。
10月,魏陆浑县孙狼起兵反曹,向南投靠关羽,许都震动。曹操想迁都以避关羽锋芒,但被司马懿和蒋济劝止。同时建议劝说孙权攻击关羽的后方。
这时,关羽由于俘虏的敌军较多,粮食短缺,就抢夺了吴军屯在湘关的军粮。孙权大怒,并找到了进攻关羽的借口。
曹操命徐晃率将军徐商、吕建立即赶往樊城增援。关羽准备在偃城阻击魏援军,但是被徐晃吓退。曹军逼近关羽军扎营,并将吴军要偷袭荆州的消息用箭射入樊城和关羽军中。
魏军又增加殷署、朱盖统领的12营部队,于是徐晃开始进攻关羽军。徐晃攻破了关羽军设在高地上的四座军营,并击退了关羽亲自率5000人的反击。接着,徐晃率军突破关羽军的围堑,傅方和胡修均被杀死。关羽于是撤围而退。
刘备入川前,给了关羽“假节钺”的权力,就是这个可以完全做主的权力害死了关羽。在刘备取得汉中之后,可以这样说,刘备集团的军事实力达到巅峰,甚至会稍微超过孙权的江东,加上荆州,地盘也比东吴大了差不多两倍。
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其实非常的重要,既是对刘备在汉中取得的成果的巩固,也是加强上庸与荆州联系的紧密,让益州——汉中——上庸——荆州这一片彻底的纳入蜀汉的版图。要巩固这条重要的战略线路,最重要的有两点:1、攻克襄樊,迫使曹魏前沿势力后撤;2、确保上庸不失,让益州的势力能够通过上庸辐射到荆州和河南之地。
关羽的战略没有问题,因为有了“假节钺”的权力,他不需要请示刘备就发动了襄樊之战,而且战役非常的成功。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但纵观刘备取益州夺汉中这个过程,可以说关羽是寸功未立,立功的都是张飞赵云魏延诸葛亮之流,而且是大功不是一般的小功,以关羽的性格,他能不急能不烦躁么?
因此,关羽发动襄樊大战的初衷我们可以这样推测:就是立功心切,巩固或者提高自己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
这虽然无可厚非,但从军事这个角度来说,不通过刘备,不请示刘备,不告诉刘备,就擅自发动如此规模的战役,在现代国家是要受到军事审判的。
从刘备日后在整个七八个月的战役表现来看,刘备是不同意关羽这次战争行为的,至少是不支持。不然就不会在整个战役中无动于衷从而让关羽一败涂地荆州也不再归刘备所有。
《蜀书》关于此间刘备与关羽联系的记载,就是刘备称汉中王后派费诗赴荆州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此时,关羽已耀师于襄阳城下。从刘备遣孟达北上到刘备称汉中王,时间并不长。关羽起兵北上,刘备酝酿称王,都发生在这期间。刘备对于称王这样的大事,不可能不跟关羽沟通。刘备筹备称汉中王时,关羽列名于上汉帝表上。可知刘备在派费诗拜关羽为前将军之前,刘备与荆州之间其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关羽起兵北攻襄阳,刘备不可能事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