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后秦国统一了中国,秦王嬴政即位称帝。秦朝的建立依赖于秦国被称为虎狼之师的军队,这支所向披靡的尖锐部队,不仅是多次打退了六国联军的进攻和防守,还留下了“长平之战”等闻名世界的战绩,在当时来说称之“天下无敌”也不为过。那么,这秦国的军队凭什么能横扫六国大军的呢?
制度改革提振军士信心
从根本上说,商鞅改革后,秦国实行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是秦军战斗力的最大能量来源。
战国时期,中国的社会制度正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当时的秦国仍有大量的奴隶人口。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卑微的出身,原则上注定了一辈子没有啥办法能出人头地,只能被当成货品一样买卖、肆意辱骂,甚至被杀。直到全民征兵制度的出现,给了秦国底层人民争取改变命运的希望。
根据“二十级军功爵位制”的相关规定,只要把敌人的首级带回来,士兵就可以脱离贱籍拥有土地和房屋。这无异于把敌军的头颅当做秦军过上好日子的垫脚石,在当时也是走上捷径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在这样的鼓励下,秦国士兵见战犹如饿狼见肉般的勇猛,这样的士气绝不是其他六国可以相比的。
兵器改革提高战斗能力
不仅仅是软件的力量得到了质的提升,秦国的硬件实力也不容小觑。
战国时期的兵器以青铜为主,这种材质虽然坚硬但在战场上很容易折断。占领后蜀地区之后,秦国开始利用当地的铁矿资源冶炼更有利于实战的铁兵器。后来占领了炼铁重镇宛城后,秦国的铁兵器制造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且具备了大规模装备武器的条件,和六国军还是以青铜为主的军队相比,自然就有了很大的悬殊了。
高装甲率提高杀敌效益
不仅武器强大,秦军的保护措施也是也比六国强。在冷兵器时代,士兵的伤亡不仅与武器的锋利程度有关,更重要的是装甲率,就士兵穿着盔甲的比例,穿着盔甲的士兵越多,伤亡率肯定越低了。据史料记载,秦国二流作战部队的502名士兵中有370人穿着盔甲,67人戴着头盔。由此可见前线部队的装甲率是多么恐怖。
战国时期,当主要目标是消灭敌人的生机的时候,高装甲率意味着他们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换取更大的敌人伤亡。所以,秦国每一次发动战争,就意味着积累了更多的军事优势。最终,秦将优势转化为战胜六国能力,成为战国末期军事强国。
当然,秦军不仅依靠这些,还依靠白起这样优秀的将领,秦的有效阵型,以及步、骑、车的精妙协同作战。系统等等。这些让秦军放眼世界,帮助秦王嬴政终于奋六世之余烈,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历史性成就。
你还知道哪些秦朝的故事,评论区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