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武将和写诗没有任何交集。武将的责任就是骑马打仗,舞文弄墨、吟诗作赋是文人士大夫的事儿。在唐朝,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作诗不是文人的专利,武将也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名句。比如这首《军城早秋》,就是武将严武的作品,描写了他率军和吐蕃对抗的场面。

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跑出长安,天下大乱。边陲小国吐蕃趁机攻打大唐,攻陷长安,进而袭击西南地区。严武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带领将士克敌七万余人,狠狠打击了吐蕃的嚣张气焰。《军城早秋》充满阳刚威武之气,读完之后让人热血沸腾。

秋风席卷大地,边境关塞一片肃杀。抬头仰望天空,北方的云气和边关的月色笼罩西边的大山。此情此景,好像无形中有种压力催促边关将领追击敌人。西汉名将李广被尊称为“飞将军”,大唐的将领也要像他那样勇敢果决。严武下定决心,不让吐蕃敌人在战场上逃跑。

在这里要普及一下背景知识,看看吐蕃的军事实力有多强。唐朝初年,大唐公主和亲,唐朝和吐蕃之间和平共处了几十年。吐蕃休养生息,学习大唐文化,逐渐成为西南地区最强大的势力。到了武则天称帝时,吐蕃开始蠢蠢欲动,骚扰边境。唐玄宗主政期间,吐蕃兵强马壮趁着安史之乱,从河西攻入长安。

把打进来的敌人赶出去,难度有多大,谁都知道。严武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有多么勇猛就可想而知了。把河西、陇右之地抢回来,需要有勇有谋的将领统帅全局。严武面对战争没有过分乐观,也没有退缩恐惧,他用汉代名将的事迹鼓励自己,将外界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将伟大的志向变成现实。

面对战争,统帅需要站在客观的立场分析全局,制定计划。严武的这首《军城早秋》则体现了统帅在战争中感性的一面。这一点和诗的调性吻合,壮怀激烈、霸气十足。在内容上,还有另外一种解读,严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武全才,对战争充满了必胜的决心。

后世文人特别推崇《军城早秋》,有人甚至说,这是最好的边塞诗,没有之一。诗中流露的英雄本色,令人豪情万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