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郓城县车市村人,梁山上做第三把交椅,天机星,绰号智多星,又称加亮先生。吴用本是晁盖心腹,七星聚义之后,在黄泥冈用计麻翻杨志等人,劫走生辰纲。事情败露后,七人共赴水泊梁山。吴用心思缜密,断金亭激怒林冲,火并王伦,推举晁盖当了梁山之主。只是晁盖目光短浅,无法满足吴用的野心,在宋江上山之后,吴用迅速倒向了宋江。

吴用是一个未能考取功名之人,一直以来报效朝廷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一个体制外的文人对报国的渴望,却又苦于没有任何渠道,报国无门,在读者看来,宋江、吴用都力主招安,穿的是连裆裤,都是同道中人,根本不会有分歧的。但是细读原著就会发现,在宋江招安的道路中,吴用的态度其实一直很暧昧。

对于是否接受朝廷的招安,梁山一百零八人的态度大体上分成三种。一、鲁智深、武松、阮氏兄弟等,坚决反对招安,主张与朝廷对抗到底;二、宋江、戴宗等,死活都要招安;三、关胜、董平等,随大流。那梁山上第三把交椅吴用,又是什么态度呢?吴用的第一次表态,是菊花会之时,这也是梁山好汉对于招安首次爆发内部冲突。

当时一帮人正在饮酒作乐,宋江亲自填写了“满江红”一词,并让乐和演唱。当唱至“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气氛瞬间冷了下来。武松第一个发作:“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李逵跟着吹胡子瞪眼:“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宋江大怒,不敢冲武松发火,却要斩了李逵。这时候,在一旁观察了半天的吴用出来了。

吴用:“兄长既设此会,人皆欢乐饮酒,他是个粗卤的人,一时醉后冲撞,何必挂怀,且陪众兄弟尽此一乐。”此话分明就是替李逵求情,一向忠于宋江的吴用,居然没有趁机表示对招安政策的支持?这不禁令人对于吴用的真实态度感到疑惑。

宋江是铁了心想着朝廷招安,找了宿元景出面说话,连皇上的女人,李师师、赵元奴都去拜望。吴用看到宋江一意孤行,只有苦劝的份,让宋江不要去。宋江还是去了,即使落得无功而返,还险些丧命,可他依然无怨无悔。从吴用苦劝苦谏来看,吴用不敢苟同宋江对招安的看法。吴用曾在宋江面前有一番这样的表态:

“论吴某的意,这番必然招安不成。纵使招安,也看得俺们如草芥。等这厮引将大军来到,教他着些毒手,杀得他人亡马倒,梦里也怕,那时方受招安,才有些气度。”意思是让朝廷知道我们的厉害,招安后我们才会受到朝廷的尊重。可是两军交战必有死伤,那样梁山和朝廷之间的仇恨会越来越深,还如何招安?

到了第七十五回,朝廷知道宋江有招安之意后,派太尉陈宗善来到梁山招安,宋江满心欢喜,认为“今日方成正果”。而吴用却暗中吩咐阮小七和手下偷喝了御酒,喝完后再装满江水,梁山好汉在喝酒的时候发现是江水,立马就引起了不满,还打了钦差跟班。当钦差在宣读圣旨的的时候,吴用又给李逵使了个眼色,让李逵从房梁上跳了下来,还把皇帝的圣旨撕毁还扔到了地上踩了几脚,硬将招安搅黄,引发了童贯、高俅等人两度围剿梁山。

第三次招安,吴用给花荣使了个眼色,花荣会意,一箭射死了钦差。这几件事可以看出,吴用反对宋江招安的决心是多么的强烈,然而在第一百一十回李俊等几名水军头领私下商议“今请军师自做个主张,若和哥哥商量,断然不肯。就这里杀将起来,把东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只是落草倒好”,这其实就是打算剥夺宋江的指挥权,让吴用率领众兄弟回梁山落草,却被吴用拒绝。

吴用既不愿招安,也不愿落草,他想要什么?梁山进攻辽国期间,他才说出了心里话。辽国官员欧阳侍郎前来劝降,吴用对此很感兴趣,向宋江表示:“今宋朝奸臣专权,主上听信。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只得个先锋虚职。若论我小子愚意,弃宋从辽,岂不为胜。”

弃宋从辽

,这才是他的心里话!

在他看来,朝廷招安毫无诚意,梁山肯定不会有好下场。而一百零八将聚集梁山与朝廷作对,更是没有出路,因此拒绝了李俊等人重回梁山落草的建议。只有投靠辽国才是梁山兄弟唯一的出路,虽然吴用曾经为了拉拢很多好汉上梁山,但他都是为了梁山的大局着想,在吴用的心里梁山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参考资料:《水浒传》)

喜欢历史的朋友请点一下关注!如有错误,还请指正!欢迎大家留言互动,我在评论区等着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