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李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李宁”)交出国产运动鞋服品牌首份上半年“成绩单”。报告期内,李宁总营收达140.19亿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21.21亿元,同比下跌3.1%;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50%下降1.2个百分点至48.8%。


【资料图】

对于毛利率下滑的原因,李宁在财报中指出,报告期内集团为促进消费,增加了在线渠道和零售渠道的折扣力度;同时,毛利率较高的直面消费者渠道收入占比同比略有下降、存货拨备计提较去年同期增加。对于净利润的下滑,李宁表示,主要受费用率略有上升、政府补贴等其他收益有所下降的影响。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李宁获得的政府补贴同比下跌32%至1.1亿元。

财报发布当天,李宁股价开盘上涨约6%。截至发稿,李宁股价已回落至43.75港元/股,涨幅为0.92%,最新市值约1153亿港元。

鞋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1.2%,占总营收过半

纵观2023年中报,李宁从营收到净利润等多个财务指标的增速持续放缓。今年上半年,其营收、净利润的同比变动分别为13%、-3.1%;2022年上半年,其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1.7%、11.6%。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李宁实现两位数增长的营收达到了140.19亿元,创公司同期营收历史新高。

具体到产品来看,李宁的鞋类收入同比增长11.2%至75.15亿元,占总营收的53.6%;服装营收同比增长14.9%至56.4亿元;器材及配件营收同比增长16.3%至8.64亿元,篮球、跑步、健身三大专业品类流水占比达65%,为四年以来同期最高。

鞋类收入持续超过服装的背后,是李宁在以跑步和篮球的专业鞋为核心,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2023年上半年,李宁研究及产品开发开支为2.91亿元,同比增长21.6%,超过2017年同期的5倍。

聚焦产品科技升级,依托“䨻”科技,李宁的“大单品”策略效应得到进一步发挥。今年上半年,李宁三大核心跑鞋IP“超轻”“赤兔”“飞电”累计销量超430万双。其中,“飞电3 CHALLENGER”累计售卖超过70万双,“赤兔6 PRO”累计销量超过130万双,“超轻20”作为国产品牌历史最悠久的IP,累计销量超过140万双。

除跑鞋外,在竞争激烈的篮球产品序列中,李宁将新一代的“音速11”球鞋中底配置,从半掌“李宁䨻”升级为前后掌“李宁䨻”。李宁篮球鞋矩阵最顶尖的产品之一“NBA球星星吉米·巴特勒第一代签名鞋”也搭载了“李宁䨻”等科技。

李宁透露,下半年,集团将围绕入门选手,推出缓震保护系列的全新“绝影2代”“越影3代”产品。

此外,李宁的童装业务增长也有亮点。报告期内,李宁YOUNG流水录得20%-30%的中段增长。截至2023年6月30日,李宁YOUNG业务共有店铺1281间。李宁表示,集团通过完善产品机构,强化儿童及青少年运动科技创新,重点发力跑步、专业篮球和综合体能方向,助力李宁YOUNG成为中国儿童首选的专业运动童装品牌。

开店速度放缓,聚焦渠道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

半年报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点是,李宁改变了去年逆势开店的策略。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李宁牌(包含李宁核心品牌及李宁YOUNG)常规店、旗舰店、 中国李宁时尚店、工厂店、多品牌集合店的销售点数量为7448家,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55个;经销商48家(包括中国李宁时尚店渠道),较2022年12月31日净减少4个。

另外,中报显示,李宁在今年上半年各渠道收入均录得稳定增长,整体零售流水(包括线上及线下)录得10%-20%低段增长。其中,随着防疫政策不断优化,消费者走出户外,在购买渠道选择上更倾向于线下门店消费,助力李宁线下零售门店收入同比增长22.3%;随着特许经销商订货量的增加,其收入同比增加13.9%;电子商务渠道在保持高效的渠道宣传和广告投放后,收入保持稳定,同比略增1.7%。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李宁的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同比增长约6%至10亿元。

渠道库存较上年末下降低单位数

门店策略的变化,也为李宁的库存问题带来新变化。今年上半年,李宁的渠道库存较上年末下降低单位数,存货金额由上年末的24亿元减至21亿元,累计计提的存货拨备增长19%至1.43亿元,平均存货周转周期较2022年同期增加2天至57天,但较2022年年末的58天少1天。

报告期内,促销是李宁改善库存问题的办法之一,同时还采取了“商品计划”“卖场计划”等,实现核心产品的销售最大化,这也帮助李宁上半年的新品线下零售流水录得高单位数增长。

李宁认为,公司上半年的库存周转与库龄结构保持在健康水平,将持续对其进行把控,使其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此外,物流系统升级也成为李宁上半年的一大亮点。报告期内,得益于区域中心仓的建设,物流中心运营效率提升,同时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确保商品的物流信息全链路透明,为零售管理提供强大的物流支持。李宁四大物流中心全面进入门店直配订单及部分业务需求自动化作业,物流作业效率提升超过20%,零拣作业效率提升60%,存储效率提升120%。

编辑 李铮

校对 柳宝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