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业大区的萧山,2021年工业用电量接近120亿千瓦时,约占全省工业用电量的3.2%。针对能耗控制的管理压力和企业呼声,2022年我区启动实施工业企业用能预算化管理,年初下达企业年度用能预算指标,并试行工业企业用能统筹调剂机制,允许企业将剩余的用能空间和节能量在规定时间内转让或租赁。为进一步发挥示范效应,浙江发改近日以《探索用能预算化管理开辟能耗控制新路径》为题,对萧山的典型经验进行了宣传推广。

聚焦节能降耗

针对工业企业多、部分传统行业能耗高的实际,我区重点将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亩均效益差的企业纳入用能预算化管理对象,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1000吨标准煤或年用电量超过300万度的纺织、化纤、化工、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和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五大高耗能行业企业;二是其他行业中,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1000吨标准煤或年用电量超过300万度,且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0.6吨标煤/万元的工业用能单位;三是亩产效益评价为C、D类的工业企业。

精准设定管控范围的同时,按照初始削减、惩罚核减和奖励指标3个标准维度,我区对用能预算量进行计算并精准下达。如“初始削减标准”,即对规上企业按照各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平划分为5个档次,分别下浮1%、2%、4%、5%和7%,再根据亩产效益评价结果对削减比例进行增减调整,A类上浮0.8%、B类上浮0.3%、C类下浮1%、D类下浮2%。

为做到同向发力,放大政策效应,我区还将用能预算化管理与其他相关政策进行衔接,对年底未完成预算化目标的企业,取消第二年各类区级补助政策,同步纳入当地征信系统;将上一年未完成预算化目标的企业,纳入次年有序用电第一轮清单;强化能耗控制考核结果运用,将镇街年度用能预算化管理执行情况,作为区政府年度综合考评排名的重要依据。

抓好落地落细

依托“一脑一舱一码”(双碳大脑、能源数据驾驶舱、能耗双控码),我区对企业用能指标进行动态跟踪和及时预警,实现企业能耗全过程动态核算、用能进度实时预警、减排分析展示等。同时开展异常用能分析,通过横向行业对标、纵向历史对比,识别企业用能水平突变。

预算管理全流程,确保了企业用能数据真实可靠,而企业用能全透明,则有效提升了内部管理效率。企业负责人通过手机扫描“能耗双控码”,可实时掌握自身用能预算进度、能效水平、行业内排名,了解年度剩余能耗额度,并进行申诉、反馈等。企业运用“能源工具箱”服务,可以获得能耗、能效、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预估值和节能改造项目的评估报告。

执行离不开监督,为构建全方位督查评价机制,我区不仅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常态化走访制度,还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迭代优化执行方案。与此同时,常态化开展督查,特别是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控制工作督查,确保完成年度能耗控制约束性目标任务;加强数据质量管控,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企业年度考核数据进行核算,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

倡导绿色低碳

今年1月,我区出台浙江首个县域用能预算化政府规范性文件,明确用能权确权标准和转让租赁方法。专家指出,该项政策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内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试行工业企业用能统筹调剂,企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压减过剩产能腾出的用能空间、节能技术改造产生的节能量,都可以通过协商,在规定时间内将预算量转让或租赁给有需要的企业。”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解释,推行企业间用能权交易并非来者不拒,而是对转让预算量设定了门槛,以化纤行业为例,作为该区单位能耗最高的行业,仅允许化纤企业用能预算量向其他行业单向转让,其他行业企业无法将用能预算量转让给化纤行业。

为有效放大预算活力,提供个性化节能方案,我区利用系统数据,对用能预算化单位绘制用户“精准画像”,为企业提供储能、能源梯级利用、绿电交易等用能权一揽子解决方案。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建设,对开发利用再生能源的企业,可在用能预算基础上,直接增加能耗和用电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童志辉 王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