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郑重提出,我们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伟大斗争放在“四个伟大”的首位,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新时代共产党人敢不敢于斗争、善不善于斗争、能不能保持斗争精神将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


(相关资料图)

一、全面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深刻内涵

中国共产党很早就意识到斗争的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面对改革开放后的新形势,邓小平同志也曾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目前和今后的阶级斗争,显然不同于过去历史上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这也是客观的事实,我们不能否认,否认了也要犯严重的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曾意味深长地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有一句话,我主持起草工作时就主张要写上去,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句话涵义是很深的。”由此可见,从毛泽东、邓小平到习近平,关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始终一以贯之、渊源有自。

伟大斗争,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我们党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不屈抗争和努力奋斗。这一斗争在不同历史时代有相应的不同内涵。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表明伟大斗争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新的领域和新的层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当今时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我们党历史上伟大斗争的延续和新的表现形式。这充分表现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斗争领域更加广泛、斗争任务更加艰巨,斗争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斗争形式手段更加丰富多样、斗争方法策略更加系统多元。按照新时代形势,可以把新的伟大斗争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一个战略预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有一个清醒的战略预判,那就是民族复兴之路必然面临各种挑战、陷阱、阻力、矛盾、曲折和风险,全党应该充分估计、谨慎应对,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二是把握“四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伟大斗争应该重点解决的四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这些问题都是全局性、方向性、关键性、卡脖子、拖后腿的突出问题,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问题。

三是做到“五个更加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的斗争意识和斗争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斗争的全面性、广泛性、艰巨性、长期性进行了深刻阐述,具有宽广的世界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和非凡的勇气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要做到“五个更加自觉”:第一,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第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第三,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第四,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第五,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二、全面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特点

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斗争”一词侧重指向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既包括语言行为上的揭露、批判、克服、打击等,也包括精神上的奋斗意志。斗争本身源自矛盾的普遍存在性,矛盾不灭,斗争永远不会停止;斗争只有范围大小、程度激烈与否、方式方法变化的区别。从斗争化解矛盾或倒逼矛盾解决的角度讲,积极、正义的斗争始终是每个时代的基本诉求。深刻理解新的伟大斗争的内涵需要注意把握以下特点:

一是从纵向时间轴来看,伟大斗争和历史上我们党的斗争精神、斗争意志、斗争历史是一脉相承的,充分体现革命党人的斗争哲学、批判哲学精神。它既包含着传统阶级斗争的基本内容,同时与传统的阶级斗争相比,已经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概念。党取得政治领导权并且政权稳固下来以后,新的伟大斗争的内涵和形式已经大大拓展,已经成为一个常态化、竞争性、复杂性的系统斗争。

二是从横向空间轴来看,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涵盖了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军事斗争、意识形态斗争、外交斗争、反腐败斗争、反自然灾害斗争,是在全球范围内、社会各领域和人的精神文化层面展开的全面斗争。

三是从变化的形势来看,伟大斗争是在世界格局、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斗争的主体和对象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为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复兴而进行的正义斗争。

四是从主体的诉求来看,既要认识到敌中有我、我中有敌以及敌我长期共存竞争互鉴,也要充分估计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谨慎防止发生颠覆性和方向性错误。伟大斗争的初衷是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我国争取相对较为有利的发展环境的积极斗争和长期斗争。

五是从斗争的辩证逻辑来看,伟大斗争一方面是打击消灭敌人,另一方面团结提升自身。斗争也是为了维护我们党的团结统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及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自我革命和自我斗争。

三、进行伟大斗争的实践要求

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就没有今天的一切。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全党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一是必须培养新时代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斗争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斗争精神主要从理论学习中培养,从革命精神传承中培养,从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中培养。

首先,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培养新时代的斗争精神。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常态,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斗争的领域、范围、对象、手段、形式、烈度有所不同。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就能清醒认识到,党不仅在革命时期需要英勇斗争,在长期执政时期,仍然面临各种矛盾,同样需要坚持斗争。

其次,在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中培养新时代的斗争精神。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同“左”的右的、党内党外、国内国外各种错误思想甚至反动势力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逐步形成和始终保持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良品格。继承和发扬党善于斗争的精神,我们才会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把握正确方向,认识科学规律,掌握斗争的主动权,赢得斗争的全面胜利。

其三,在应对当前重大风险挑战的实践中培养新时代的斗争精神。斗争精神更要在实践中培养。实际上我们的党员干部也时刻处在伟大斗争的实战之中。当前,我们面对的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云谲波诡,国际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企图从未削减,西方大国打压、遏制、拦阻中国发展的意图进一步明晰,甚至在一些领域呈现出公然强行打压局面。国内发展也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社会矛盾多样化、改革深水区、价值观多元分歧、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等多种挑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存在的风险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已经给各级党员干部做出了表率。

二是必须立足现阶段矛盾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斗争。推进伟大斗争的目的是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复兴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同时并存,这就需要我们立足现阶段的突出矛盾推进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化的斗争,同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错误思想、国际霸权主义、各种西方敌对势力、阻碍改革的一切利益固化藩篱、消极腐败现象、破坏分裂势力、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

三是创新伟大斗争的方式方法。我们进行的伟大斗争,既不同于革命战争年代那种疾风骤雨式的阶级斗争,也不能采取“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而要根据伟大斗争的时代特点创新方式方法,确保斗争取得最终的胜利。

首先,要正确区分矛盾性质开展斗争。当前我国主要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类是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妄图推翻党的领导、颠覆国家政权所导致的敌我矛盾。比如,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行为,国内外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妄图分裂祖国的行为;某些霸权国家对中国发展公然围堵打压的行为;党内政治上蜕化变质分子严重危害党的团结统一的行为,等等。一类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同群体或个人因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及国家根本利益不尽一致而产生的人民内部矛盾。比如,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触及利益分配产生的矛盾,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法治意识淡薄产生的矛盾,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违纪违规产生的矛盾,等等。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来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同时也要看到两类矛盾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两类矛盾是可能相互转化的。

其次,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开展斗争。要坚持正确的斗争立场。我们是为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世界发展而斗争。与之相违背的事,坚决不能做。要端正斗争目的。斗争是为了追求进步、团结,最终实现互利共赢。要把握斗争的导向。要在斗争中扶正祛邪,注意激发人们思想精神的正能量。在国内,要注意树正气、讲科学,端正党风、政风、民风,祛除各种歪风邪气;在国际上,要坚持多边主义和公正平等原则,使我们的朋友多多的,使我们的敌人少少的,坚决反对任何国家搞强权政治和霸凌主义。

其三,要制定科学的策略开展斗争。策略正确与否,决定了斗争的胜负与成败。制定科学的斗争策略要把准大势、融入大局。把握了大局大势,才能洞察先机、抓住要害,把握分寸、趋利避害,才能防止意气之争、无谓之争,落入陷阱。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分析问题,做到先谋于局、后谋于略、略从局出。要知己知彼、通盘考虑,认清蕴藏在矛盾中的机遇与挑战、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全面掌握情况,聚焦最突出矛盾,集中力量打击当前最主要的敌人。要坚持在斗争中求合作、促团结。斗争的目的不是斗争本身,而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合力”、“共识”和“优势”。要尽可能去寻求、扩大这些“共同”的因素,寻求最大公约数。不仅要善于团结志同道合的人,还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特别是反对自己的人,做到以斗争促和谐、以斗争求稳定。

(作者:祁海军,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