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续看到几个消息,值得拿出来探讨下风向:
(资料图)
1、根据PitchBook显示,老虎环球的新基金(Tiger Global Private Investment Partners XVI,PIP 16)完成首关,遗憾的是,当前只获得361个LP共近27亿美元,这离此前的60亿美元的目标规模相差甚远。
2、PE巨头Insight Partners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放缓投资频率,并将正在募集的第十三支新基金目标规模由200亿美元下调至150亿美元,但似乎进展堪忧,从去年6月开始募集至今也只筹到了约20亿美元,不及目标额的四分之一。
3、横向看,美元基金真的不好过。据Pitchbook统计,2022年北美市场共有1064支基金募资关帐,规模同比下降28%;而在2023年第一季度,仅有149个基金募资关帐,同比下降49%,悲观的情绪不言而喻。
4、软银继去年对愿景基金裁员150人后,传出正在进行新一轮30%裁员的消息。
为什么关注这样的消息,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得出两点结论:
1、美元LP们把钱握的更紧,哪怕是那些与之关系良好同时业绩良好的大型GP。
2、美元基金们正在积极地自救,分拆设立海外独立基金、切换投资赛道成了VC们本能的操作。
老虎们原来那套打法行不通了
翻出2022年的消息,老虎环球这只新基金在成立后迅速从110亿美元目标额下调至60亿美元,起因或与当时刚刚捅破的FTX案子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这类「美元+风险投资」类基金因其2022年的大幅回撤而备受质疑,新一支基金的募资难在市场预期内。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老虎环球基金切实是因投众多TMT企业获利颇丰而名声大噪,这只几乎覆盖全球新兴市场每个角落的“巨鲸”,早年投中了阿里、滴滴、叮咚、京东等头牌TMT企业。曾有报道称,老虎环球在滴滴上市中获得了超10亿美元的回报。
能早年投出豪华阵容,与老虎环球多年以来形成的“高溢价、快投决、零投后”独特投资策略密不可分。
传言称老虎环球为了缩短决策周期,将大量尽调外包,投资经理在简单的看下报表、甚至不接触创始团队的情况下, 24小时内作出决策,第二天就去看别的项目了。
在VC圈,老虎环球基金“财大气粗”不是吹的。即便创始团队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但当听到老虎基金愿意多付20%溢价时,谁又能抵挡得住一天之内账面上多个零的快感。
有那么一段时间,这种策略是对的,真真正正为LP们换来了账面上的超额回报。 2021年老虎环球总共募资超过150亿美元、押中“独角兽”企业数量176家,前14支基金的IRR达到34%,仅从数据上足以甩开众多传统VC。
网上还有人将老虎基金门徒们的对冲基金进行了比对,可以看到三个亮眼的红色方块统统出现在2022年期间,D1资本和WhaleRock属于极具代表性的“跟风买入”策略,重仓大量明星个股;老虎环球显然更大胆,几乎是哪只风险高重仓哪只。
尽管人们不会通过对冲基金的业绩评估风险投资基金,但出格的业绩或多或少让人们对老虎环球的底层策略产生了怀疑,尤其当下还处在加息、初创企业倒闭潮的伊始。
当然,老虎环球也曾做出改变。在2022年10月发给投资者的资料中表示,基金已将单笔风投额度下调至3000万美元,并且在OpenAI拿到了不错的份额。
到了2023年,老虎环球近期寻求卖老股以求落袋为安换取辗转腾挪的空间,其中打包了包括字节跳动、自动驾驶独角兽Nura等30家被投企业的股份的消息频出。
但显然“短平快”的策略到底还是无法适应新的美元环境。
另一边,与老虎基金使用相同“广撒网”策略的PE巨头Insight Partners曾在2020年和2021 年科技公司估值飙升期间对高增长的软件公司进行了大量增持。
但随即,Insight Partners意识到2022年出现的风险,减缓了投资,开始节省弹药。据Crunchbase 统计,2022年Insight Partners参与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融资轮次减少了20%,从243笔交易减少到199笔,交易总额降至144 亿美元。
同时Insight Partners还宣布调整募资规模,将新一期基金规模由200亿美元降至150亿美元,但LP们更早嗅到了危险,其募资过程也进展缓慢,从去年6月募集至今日已过去整整一年,只筹到了约20亿美元,尚不及目标的四分之一。
美元风投基金为何几乎在一瞬间都陷入到这样的困境之中?
或许,自2022年开始发酵的“美元慌”以及前不久硅谷银行的破产逐渐让中小型初创企业露出了软肋: 在业务没有到达盈亏平衡点的情况下,需要烧钱,又没有新的资金投入,就意味着死亡。
这就意味着能够投的标的数量大幅缩水。
据Crunchbase统计,今年以来倒闭的美国知名初创企业已达72家。业内普遍认为,后续还会有更多初创企业倒闭。同时,离开温室走向寒冬的独角兽们也淡出人们的视野,2022年前三个季度,全球新增独角兽数量只有280家,而2022年同期是460家,下滑近40%。
这也深深戳中了老虎环球第16支风投基金募资的痛点,哪里还有什么明星项目,能活下来的企业本就所剩无几。
阵痛期:分拆出海、改头换面
当然,老虎环球基金的募资窘境并不能单方面宣告美元基金的没落,就在这篇文章推送前一天, KKR宣布已重组亚太区私募股权团队,此前两年KKR为亚太地区基金募集了超150亿美元作为“嫁妆”。
不断拓宽新的市场,也或许不失为一种很明智的做法。
这里顺便讲一个热知识,印度二级市场规模已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股票市场。
分割、复制、寻找新兴市场,是资本扩张的逻辑,空间上的扩展,永远是是解决增长瓶颈的灵丹妙药。
同样的,6月初,小饭桌也曾发过红杉分拆的消息,其将在中国、印度/东南亚,以及欧美市场本土基金的独立运营,也足以看得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大胆地猜测一下,老虎环球如果还有第17支风投基金、不切换打法的强况下,大概率也会将重心放在东南亚、印度这一类远未被本土货币深度开发的地方,因为只有那里才有空间施展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TMT行业拳脚。
当然, 中国,也可以重度看多,只是赛道之类就要重新斟酌和思考了。
所以,第二层, 跟上风口变换,换赛道,换打法,也或许是一个必经之路,
正所谓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AI近期的大爆发所有业内人员都有目共睹,这带来的,当下正热的AI大模型也可以看做很有启发性的一个赛道,赛道的逻辑是否有所变化,如何出手,都是摆在美元基金面前的一道难题。
比如,OpenAI,375名员工,估值近300亿美元;AI绘画软件Midjourney,11名员工,年营收1亿美元;Stability AI,保守估值10亿美元;在任意一家头部VC都是头部项目的存在,未免让拿不到额度的投资经理眼红。
再比如,中信建投TMT团队的最新解读中,也洋洋洒洒用十万字梳理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在训练和推理端所需要的强大算力背后的硬件机会,其中包括Chiplet、交换机、光模块等。
这其中还有个很夸张的数据,中信建投认为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未来3年内将以96%、125%、80%的速度增长,而根据IDC数据,2022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同比增长也才24%。尽管报告内容是针对二级市场的,不过着对一级市场也有足够启发。试问,哪些行业还能蕴藏如此大的能量?
而且,确实已经有人在行动了: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 (HAI) 此前曾发布2023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也指出,在投资方面,全球2022年发生的AI领域投资规模总计约1890亿美元,对领域内初创企业的PE/VC投资约为910亿美元,均为历史次高水平,仅少于2021年规模。
当然,或许有人说,这只是AI赛道的一枝独秀,但2023中国独角兽企业大会上发布的相关数据就显示,按照企业成立年限不超过10年、估值超10亿美元且尚未上市的标准,2022年,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357家,同比增长13%,其中98家为新晋独角兽企业。
且更为值得指出的是,2022年,全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357家,创历史新高。从行业分布看,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于集成电路、新零售、创新药、数字医疗、数字文娱、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等38个赛道,可谓遍地开花。
所以,或许大家更该思考的是, “不要担心上不去车,机会多的是,还是多想想自己怎么上车的姿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