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宣布,将在年底前关闭第一共和银行的21家分行,因为摩根大通要把收购的这家银行整合到其业务中。
摩根大通表示,客户的存款和享受到的服务,不会受到分行关闭影响。
第一共和银行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关闭的规模最大的银行,于5月被监管机构接管并出售给摩根大通。
(相关资料图)
摩根大通将关闭第一共和银行21家分行
据央视财经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摩根大通没有透露将被关闭的21家分行的具体地点,只表明这些分行距离其他第一共和银行分行的位置,只有很短的车程。此外,这些分行的交易量相对较少。
报道称,第一共和银行共有84家分行,为了迎合富有客户的需求,在佛州棕榈滩、加州比弗利山庄,以及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等富人区都开设了分支机构。摩根大通还表示,客户的存款和享受到的服务,不会受到分行关闭影响。
据悉,共有大约100名分行员工受影响。此前,摩根大通发布消息称,第一共和银行约1000名员工将被解聘,此外还要在全行范围内裁减约500名员工,人员主要集中在技术和运营方面。
存款流失高达1020亿美元
在勉强支撑了两个月后,风雨飘摇的美国第一共和银行终究还是没能逃脱倒闭并被接管收购的命运……
美东时间4月24日美股盘后,第一共和银行公布财报,出现巨额存款流失。截至一季度末,第一共和银行的存款仅有1045亿美元,较去年年底的1765亿美元环比暴跌约720亿美元,降幅超过40%,存款净流出远超市场预期,考虑摩根大通等大行存入的300亿美元,第一共和银行实际流失存款高达1020亿美元。
随后该银行股价出现断崖式暴跌,目前已停牌。
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DFPI)表示,监管机构已接管了第一共和银行,这是本轮美国银行业危机中第四家倒下的银行,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的破产银行。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位于加州旧金山的第一共和银行今日已被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门关闭,该部门指定FDIC为接管方。
为了保护存款人,FDIC正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摩根大通银行签订一项购买和承担协议,以承担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存款和几乎所有资产。
声明指出,摩根大通已提交了收购第一共和银行所有存款的报价。作为交易的部分,第一共和银行在全美8个州的84个办事处,将在今天正常营业时间内作为摩根大通的分支机构重新开业。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储户将成为摩根大通的存款人,摩根大通将有权利完全访问其所有存款数据。
根据FDIC的声明,第一共和国银行的总资产约为2291亿美元,总存款约为1039亿美元。除了承担所有存款,摩根大通也同意购买第一共和银行的大部分资产。
摩根大通表示,将向FDIC支付106亿美元,同时FDIC将提供损失分担协议,涵盖所收购的单户住宅抵押贷款和商业贷款。作为交易的一部分,FDIC还将以未披露的固定利率为摩根大通提供500亿美元的五年期融资。
比硅谷银行更大的金融机构
据财联社报道,长期以来,第一共和银行以专注于富裕阶层这一理想客户群并取得快速增长而闻名。其以相对较低的利率发放巨额抵押贷款,以吸引和留住富有的客户,但这些贷款的价值在过去一年已大幅下降。
截至去年年底,该行的持有至到期类证券的账面亏损约为48亿美元。此外,其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公允价值比账面价值低约190亿美元。
由于第一共和银行的绝大多数存款,和硅谷银行一样都没有保险——也就是说,超过了FDIC设定的250000 美元的上限。这加剧了分析师和投资者对其特许经营权的担忧。储户也竞相挤兑,因为他们将面临无法收回所有资金的风险。
根据美联储此前发布的报告,截止去年底,美联储将第一共和银行的规模列为美国商业银行的第14位,排名尤在第16位的硅谷银行之上。
银行业危机远未结束
整体而言,目前美国银行业危机风险依旧可控,但银行业危机远未结束。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倒闭后,西太平洋合众银行、阿莱恩斯西部银行和第一地平线银行等也面临风险。
更糟糕的是,此前的危机解决方案成了不好的“榜样”,陷入困境的银行必须先倒闭,从而获得政府援助,然后买家才会出手。
第一共和银行此前连续数周努力寻找私营部门买家,但却无人问津,最终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不得不接管了这家破产银行,并与摩根大通达成了最后的收购协议。摩根大通表示,将向FDIC支付106亿美元,同时FDIC将提供损失分担协议,涵盖所收购的单户住宅抵押贷款和商业贷款。作为交易的一部分,FDIC还将以未披露的固定利率为摩根大通提供500亿美元的五年期融资。
对此,MRV Associates培训银行家和监管机构的金融风险顾问Mayra Rodríguez Valladares分析称,在第一共和银行的案例发生之后,银行不会再想在FDIC接管之前收购任何其他银行。FDIC接管后价格会更便宜,股价会下跌,而且也不会遭遇并购谈判中一些常见的麻烦。
此外,接下来银行业还将面临更多挑战,美联储也意识到了银行业对商业房地产市场风险敞口的问题:“一些银行对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风险敞口可能比平均水平更为集中,因此如果商业房地产环境恶化,这些银行的损失可能会高于平均水平。”
面对外界对商业地产债务的担忧,美联储已加强了对商业地产贷款表现的监控,并扩大了对商业地产集中风险较大的银行的审查程序。
在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看来,即使硅谷银行等中小银行的破产不具有代表性,如果放任自由,风险的传染也足以使之成为新一轮危机的“导火索”。美国银行业面临三大风险:第一,负债侧存款的流动性风险;第二,资产侧长久期资产的利率风险;第三,商业地产贷款的信用风险。它们的共同背景是高通胀背景下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及其产生的经济衰退压力。
银行业危机远未结束,长期影响也将逐步显现。
赵伟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临近尾声,并且中长端无风险利率已经明显下行,利率风险或趋于下行。但在此过程中,长久期证券类资产占比较高的银行仍面临破产风险。
安联首席经济学家Ludovic Subran也警告称,投资者将面临一段坎坷的旅程。“我不认为我们正在重演全球金融危机,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动荡时刻肯定会更频繁。”
在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看来,银行业危机的冲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银行业危机会恶化信贷环境,造成融资成本上升,进而加剧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冲击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第二,银行业危机会引发避险情绪上升和恐慌情绪蔓延,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同时,危机会对风险偏好产生下行压力,美元、黄金等避险资产价格或迎来上涨。
第三,欧美银行业危机会引发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分配,亚太地区或面临机遇。当前,亚太地区金融体系较为稳定,全球经济格局或将呈现更为明显的“东升西降”局面,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的活力。
美国银行业危机也将改变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以3月硅谷银行破产为分野,美联储政策立场或逐步从单一的压制通胀转向平衡通胀与金融风险。赵伟分析称,未来一段时间内,抗通胀在美联储决策中的优先级将趋于下行,金融稳定和最大就业的优先级趋于上行,并将在2023年底占主导地位,促使美联储降息。
与此同时,“紧缩不足”与“紧缩过度”的天平正在转向后者。赵伟认为,5月大概率为最后一次加息,接下来降息时点或早于美联储的“基准情景”。美联储不需要等到通胀回到2%才降息,商品“去通胀”已基本完成,服务“去通胀”下半年或加速。劳动力市场边际转弱的信号持续增强,经济周期的顶点渐行渐近。随着金融不稳定性的上升和银行信用收缩的加快,降息可避免美国经济从温和衰退演变为深度衰退。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