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
5月24日,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上指出,要深刻认识集中力量、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资央企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要深刻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要求,找准主战场、融入主战场、决战主战场,为国资央企加快调整布局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蹚出一条新路。
(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月内国资委第三次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前,5月11日的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以及13日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上海调研期间,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所部署。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几大重要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们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有10多年了,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当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强有力的发展,需要央企介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集群。”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集中力量,加快布局
今年以来,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一直在发力。
2月11日,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投资管理 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即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融合集群发展,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设备、绿色环保等布局力度,推动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产业快速发展。
2月23日,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企业新兴产业布局加快,最近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5月以来,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号愈发强烈,国资委已经连续三次提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5月11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时指出,要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引领带动我国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13日,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上海调研期间强调,国资委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考核、投融资、选用人、模式创新等政策措施,打好组合拳,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价值创造的新领域新赛道,打造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
而此次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再次强调,要深刻认识集中力量、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资央企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要深刻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要求,找准主战场、融入主战场、决战主战场,为国资央企加快调整布局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蹚出一条新路。
在周迪看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几大重要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囊括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绝大部分行业。这些都是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几大重要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因此,当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揽子政策即将出台
虽然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已经在持续发力,但周迪指出,当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仍缺乏大规模的集群作战。在此情况下,作为“国家队”的中央企业更需要在此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强有力的发展,需要央企介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集群,才能集中力量、加快布局。举个例子,传统制造业偏向于采用成熟技术进行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制造更倾向于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这本身就需要有一个探索尝试的过程。这十多年来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的探索和尝试。现在更需要央企介入,找准主战场、融入主战场、决战主战场,为转变发展方式蹚出一条新路。”周迪表示。
在他看来,央企更容易在产业集群上进行布局,视野更开放,力度更大,容易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比起原来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战略,更容易出现引领性技术,打造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事实上,此次会议国资委已经提出,中央企业要在产业布局优化、核心技术突破、良好产业生态形成、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的取得实质性突破,其中在形成良好产业生态方面强调了,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超2300亿元,同比增长超30%,约占全部投资比重的四分之一。而在国资委规划中,今年将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2023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与此同时,据会议部署,支持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即将出台,有望进一步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