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改开之后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核心技术领域,开放与自主并行,甚至更为侧重自主,才是正确的路线。

比如国际空间站项目,我们当年曾经积极申请合作,却遭到无情拒绝。 结果国际空间站造价高达1000亿美元,现在已经超龄服役,事故不断。而中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只花了80亿美元,目前有17个国家申请合作。这次轮到我们用“项目不符合规定要求”而拒绝美国的申请了。今天回想起来,真应该庆幸幸当年没有参与这个项目,否则中国想要一个独立的太空舱,就得花上百亿美元的资金,还处处受到限制和制约。如今我国花80亿美元建造了自己的空间站,其它国家打破头要和我们合作,何乐而不为呢?

即使是加入国际合作的项目,如果我们不坚持独立自主,后果也十分严重。比如我们和全球其它34个国家共同合作的“人造太阳”( ITER )计划目前正陷入财政困境,有可能成为最大规模的科学项目“烂尾”工程。而我们自主研发的“东方超环”系统,却进展神速,多次打破世界纪录,走到了世界的最前沿。

事实上,国际合作的前提是参与方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这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只有通过自主研发才能得来。如果我们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早一点放弃对国际合作和国际分工的迷信,芯片也不至于陷入目前的被动局面。

美国的“卡脖子”让我们明白“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道理,也让我们明白,如果没有自主研发,所谓的国际合作不过是受制于人的代名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