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几句个人的感受。

如今的国内,正经的影视评论很少,多得多的是带引号的“影评”和“影评人”。


(资料图片)

由于接受过相对专业的电影理论教育,对内容的心理接受底线也会比较高,很多“影评人”能够心安理得地拿给所有人看的东西,我个人会感觉寝食难安。在如今的洪水泛滥的环境里,找到一个相对“达标”---只是达标而已---内容的输出渠道,并以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变现,是我个人目前在做的事情。

当然,我们都不能回避的是,当今的内容需求者与阅读者都已经与纸媒时代完全不同,高度的碎片化带来了影视评论、甲方预期、读者看点的变化,变成了“预期满足”、“话题符号”、“定论/立场寻求认同”。很多所谓的影评,其作者似乎都没有看过影片,因为他们并不需要去看,只要在豆瓣/微博/知乎/小红书上看一下主流风向,或者拿到甲方的要求文档,就已经准备充分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曝光量最高的影视文章都不太能被称为“影视评论”,因为它之于作品本身总是不客观中立的,读者心态、社会热点、甲方标版,总是在对接与满足其中至少一方,体量和分析也要为对方去“贴心”地简化、粗糙化、直接结论化,甚至立场站队化,抹除了非常重要的逻辑链条与推导证明---主题的表达系统,文本与镜头的结合,理性与感官的协力---过程,而这正是表达艺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变成了各种层面上的言不由衷,变成了服务型产品,作品的全貌也就始终无从得见了。而我个人写的东西,由于终究无法完全摆脱整体的环境要求,以及个人水平局限,至多也只是“稍微不那么水一点”的程度而已,也就是兑水少的果汁饮料,远远称不上是纯度极高的出厂酒品,即真正严肃的影视评论。

具体来说,互联网时代的“影评人”与电影宣发团队,其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来自于“互联网逻辑规则”,结合后又与互联网时代的观众交互,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

在传统媒体时代,“影评人”的供稿者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媒体机构,而机构在大部分情况下则与电影公司保持平行关系。机构的工作目的是“尽量客观且有质量地评述作品”,以此获得自己衣食父母:观众,发自于“了解作品真实样貌”的消费诉求。因此,当时的供稿者有着相对---当然只是“相对”---较高的水平,以及几乎绝对平衡的“第三方”心态与视角。而当时的观众处于阅读纸媒的状态下,对于“思考”和“长且逻辑化内容”的受容度也比较高。

而到了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的关系与诉求都被重建了。“影评人”的服务对象从机构变成了更两极化的“a/c端”,在电影公司与观众之间直接接触,并在不同情境下切换,后者提供数据的“议价能力”,前者提供带价的宣传项目。因此,无论对哪一极,“影评人”都从第三方变成了“第一方”,平时要做出观众喜欢看乐意看的内容,做项目则要给到电影公司定下的引导方向与强调要素。最后,则是内容平台开放后影评人与观众的“巨大下沉”,谁都可以自称“影评”,谁也都可以来接收并反馈内容,可发声的双方基准线无疑都有了降低。

而进一步地说,这又被互联网时代的各方心态所影响。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接收信息的心态自然浮躁,过低的获取与切换内容成本又带来了对内容的理解接受度下降。如果观众只会给到一个内容至多几分钟的时间,那么他们自然会要求内容“观点鲜明”且“迅速给出结论”,而内容输出者想要把握住观众就必须这样做。当内容抹去了推导与展开的过程,它自然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给立场与下定义”阶段--不需要展示“为什么”,只需要告诉你“是什么”。

事实上,这样的内容根本不是分析一个东西给观众,只是在强调自己的高凝炼化的单纯态度,根据“服务对象”情景的不同而去试图吻合观众或电影公司的态度与需求。输出者的内容无法“尝试着给出信服力”,接收者也没有时间精力和意愿去“信服”。

于电影而言,便是“帅不帅,爽不爽,什么高度”。这样的输出与接收状态下,内容必然都是空泛的“下定义”。如果是观众向,便是吻合最广泛/精准划分群体的既有态度与立场的东西,如果是公司向,则变成对其要求的“照本宣科”---是的,我确实见过有其他平台的超级大v,成为了用一期视频对着甲方的“一二三”朗诵“第一第二第三”的勇士。如果做多了,自己费时间还不如做一期观众向内容,电影公司也不会满意反而会有意见,“没突出我们的点”。

公司的这种想法倒也无可厚非,毕竟他们要争取在观众划走页面之前尽量多且准地输出关键定义,而观众对这些内容在无意识中的可实现要求也确实就变成了“用几分钟印证一下既有看法,然后对内容或赞或骂”。无论哪一方,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结果,大环境下的每个个体都受其影响,就很难说哪一方有错。

电影公司需要打广告,尤其是在信息量如此爆炸的当代更格外需要,否则自己项目的存在就会被瞬间淹没,没有知名度就必然票房败北。然而,当代互联网媒介下的硬广告又往往行不通,只会被直接关闭弹窗,就需要“影评人”的内容。内容“软度”要符合观众接受度与互联网传播规则,量上则要广泛出击到硬广告的规模---感谢互联网,至少它让“影评人”下沉,给到了足够多的人头,要是平媒时代你都拉不出这么大一伙子人,且还暂时不论他们对内容硬性规定的“心理接受度”。

因此,我们就看到了如今的景象。几乎每一部捎具体量的国产电影上映,都伴随着“影评人”铺天盖地的“盖棺定论”式下判断“影评”。其内容往往很短,主要是“中国终于有了xx类型”,“国产片做到了xxx”,“最佳xx片”,“xx演的神了”,“反转太绝了吧”,甚至于“x,xx,xxx”的概念词连击,并以四星半--这都算“客观”了--到五星进行后缀。光看微博--短评的最佳平台--为首的各平台内容,仿佛中国院线电影每半年就能刷新一遍《视与听》的影史百大作品榜单。

作为观众而言,看到这样繁多且水逼的阵势,确实会感觉到“影评人”的底线与水平之低,产生不信任感。事实上,其中很多“影评人”也确实没什么水平,因为他们平时的数据就是靠“迎合观众立场”得来的。很多观众喜欢看的东西、抨击的东西,其实都是水逼内容,反馈区别来自于“既定的认可与否”,与内容本身没有太大关联。他们眼中的几乎所有“影评人”,都会时刻根据内容服务对象,而在“牛逼”和“傻逼”之间持续切换。互联网时代养成的观众心态,让“影评人”变得太好混,也太没功底要求了。

观众的接收需求,内容输出者的质量与标准,公司的项目诉求,相互影响而带来了如今的局面。我们不能讲是“浮躁的观者带来了肤浅的输出”,也不能说是“没品的作者培养了文盲的接收”。还是那句话,互联网时代就是这样,大家身处其中,其实观众对“烂饭”的爆骂也未必不是一种“乐在其中”的状态呢?一方拿钱,一方有体验,在鸡飞狗跳之中形成了拧巴且互相看不上的皆大欢喜。

而作为我个人来说,首先当然免不了接约,但对其还是有一定的个人理解。既然花时间去看了电影,也要写一个东西,那与其或无所谓或强行地写一个水稿,不如将它当成一个正常的观影与感想记录。就好像现在的两个老牌高水平导演,都在“资源置换”地做一些相关项目,一位自得其乐地琢磨怎么能玩点不一样的,另一位则平庸至极让人几乎看到了他坐在监视器后苦大仇深仿佛肉身上火刑架将自己献祭给了电影之神的痛楚表情。既然拍都拍了,就当个正经玩意弄呗。

电影中存在的一些亮点,思路上的架构,设计的心思,主题表达的逻辑,都是确实存在的,这其实无关全片整体性的好坏,而是电影创作者的一个“必然”,每个人都会为了表达什么而拍片,也都会去想“怎么表达”。因此,每部电影都会有值得写的地方,而远非宣发团队给到的“一二三”空话大话。用平常心看电影,用平常的视角去理解电影,用平常的方式去写作内容,给大家看“我觉得确实存在且可以留心”的东西,而不做空泛且不切实际的下定义与“造神片”,是我个人的做法。

这当然会让内容的长度变成“正常”的规模,并在上学时代每天写作品分析课题论文的习惯下变得非常“恐怖”,也会有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做个单子而已”或“烂片值得写这么多吗”。同时,由于水平有限,天赋基本没有还学得马马虎虎,所有内容终究只是个人的想法,价值至多是“仅供参考”。

但重要的是,只有这样的内容,才能让我感觉“可以拿出去给人看”,因为只有它才算勉强--严谨性、全面性、格式环节都不完美--达到了学生时代交作业的标准。我们并不能要求别人如何做,其实这也并非是在要求自己怎样做,更与道德标准或专业素养无关。它是一种洁癖强迫症,比这个标准再低了的东西会让人坐立不安,直到完全修正,因为多年教育中“内容标准的被灌输”。它也是一种羞耻感,拿出再低的东西会感觉是在光腚走大街,因为一直以来被告诫“不穿内裤/写没逻辑过程的水文上大街/发出去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现在这个程度的东西,至多算是“底裤”,是能出门的底线。而仅仅对这样的东西,有的甲方就已经觉得“太长”,“不突出我们的东西”,“老师你看片儿了吗?”而有的观众则是“给你多少钱啊烂片写那么多字”。

对前者,首先别叫老师,然后我看片儿了,但你看没看,看的时候是对着你手里的“一二三”看的还是专心看的,我就不知道了。对后者,其实没多少钱,而且给钱的人其实没要求多少字,不看片儿都能写甚至还能让人家满意得冒泡,就是因为写太多太“正常“才开不到多少钱,甚至偶尔闹得鸡飞狗跳针锋相对,潜在长线损失保底一个亿。

但是,还是那句话,这一切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大环境之必然,并不是哪个个体的问题。而我个人也无意标榜什么美德,这个程度的玩意也根本不值得自夸。你穿了内裤上大街,就要求国家给你发精神文明建设奖章吗?

我个人只是不习惯拿一泡翔怼在别人脸上,仅此而已。它只关乎于我个人的强迫症,而不是讨好任何一方外人。读者评论也好,甲方闹掰也罢,都是强迫症的病症影响,除了平常心接受之外莫得办法。毕竟,我们都不能挣到自己认知与能力--没准还要包括“基本底线”--范围以外的金钱与名声。

最后,千万别把那内容叫“影评”,也别叫“影评人”,这在当今更像个骂人的词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