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典看世界”
中哈指的是哈萨克斯坦的中国哈萨克族移民。
(资料图)
01
中哈和哈国本地人极少通婚
到了吉国(吉尔吉斯坦)以后,当地华人朱姐跟我说了一个现象,因为吉国也有很多中国来的柯尔克孜族(中国的柯尔克孜族也就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吉尔吉斯族),他们几乎很快就融入吉尔吉斯斯坦,大半的移民会迅速跟本国人通婚。(编者按:哈萨克斯坦高度俄罗斯化,同时是中亚最为富裕的国家,而吉尔吉斯坦比哈萨克斯坦贫穷得多。这可能是这种现象的原因)
但是神奇的是,中哈移民到哈国后,几乎是不跟哈国本地人通婚,他们都是内部中哈跟中哈之间通婚,这种现象让我吃惊,同样的民族,居然如同生殖隔离。不仅如此,中哈在哈国非常抱团,他们通常会聚居在一起,如同一个坚固的社会组织。
其实我不仅采访了一个哈国本地人,我在多数哈国人口中,听到的对中哈评价是负面的。最典型的说法是,中哈当年(2007年)移民到哈国,获得了政府的很多福利,比如送钱送地,而土生土长的哈国人却得不到如此优厚的福利,这造成了一部分哈国本地人的不满。甚至少部分极端的哈国民族主义者,会把中哈贬称为“不干净的中国人”。
在很多哈国人眼中的中哈,过分的精明能干,比如放羊也比本地人放得好,跟中国做生意的份额自然全部被中哈抢走了。经济矛盾是当地人排斥中哈的一个很大因素。但是精明能干的中哈,经济状况相对于哈国本地人要好很多,这是因为中哈的文化早已经融入了很多中华文化的优秀品质(编者按:我的理解是中国的资源少、人口多,生存资源的激烈争夺,导致中国人的精明能干。)。
02
中哈很现实
在哈国接触的中哈小李,他给的评价是,中哈非常现实。小李因为工作原因,长期是会有一些项目之类的。而中哈在哈国的职业,几乎都跟中国挂钩,要么在中企上班,要么当中文翻译,要么跟中国做贸易。小李身边自然而然出现了大量的中哈生意人,由于项目需求,小李时常会被中哈请去家里做客,带他去靶场打枪,带他去草原玩……项目一到手以后,这些人就马上消失了……
小李说,他接触的中哈都非常现实,相对的,还是哈国本国人淳朴一些。我把小李这个故事复述给老华人老林,他说不是他们现实,而是他们没有人情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一码归一码,没有人情存在,这件事你帮我了,结束了就归零,咱们互不相欠。
03
中哈对华人如何?
在这里,我采访到了市场里的华人老刘,他最常接触的客户就是中哈,这些新移民到哈国有的十几年,有的四五年。
老刘说:“其实中哈这个群体很大,有几十万之多,普遍在我接触下来,分两类人。第一类是说中国好的,平时跟我沟通的时候,言语中对中国是有感激之情的,但是这类人群少。第二类就是对华人趾高气昂的,这类多,这类人在哈国本地人面前低三下四的,但是到了我们面前就特别牛,认为自己是这里的主人。”
老刘:“而且更少一部分中哈,还会在哈国老是讲中国的坏话……很多中国负面消息源头都是这部分中哈口里传出来的。”
中哈离开中国之后,多数人还是会从事跟中国相关的行业。包括阿拉木图这么多中餐馆、川菜馆、串串店、火锅店、连锁新疆餐厅,都是中哈开的。而哈国作为一个轻工业为零的国家,所有的生活物资几乎全部需要从中国进口,而中哈就利用了很好的语言优势,充当了对华贸易的角色。而哈国本地人竞争不过中哈,对华贸易几乎被中哈垄断。
此外,大量中企进驻哈国,中哈成为了会双语的香饽饽。老刘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哈又懂中国人怎么想,又懂哈国人怎么想,他们是两头通,这是他们的绝对优势。”
哈国社会对待中哈的隐形歧视是存在的,并且广泛存在。中企小李的一个中哈同事,和小李出门在外的时候,就不讲中文,他和小李是用俄语沟通的。我问小李,这也太奇葩了吧,为啥不用中文,怕被人知道他是中国来的吗?
小李说,是的,中哈在哈国主流社会中普遍被瞧不起(编者按:哈萨克斯坦高度俄罗斯化,导致当地人尽管经济条件未必多好,但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穿着等接近欧洲,跟新疆的哈萨克族差异很多),所以这个中哈同事特别害怕自己被人认出是中哈,遭人白眼。另一个哈国朋友说:“很多中哈移民到哈国的时候,还要专门花两年时间学习俄语,以融入哈萨克斯坦的社会。第一是因为俄语是哈国的族际交流语言。更重要的是,会俄语才能代表自己不是乡下的‘土包子’,让本地人看不出他是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