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从事媒体行业近8年,仍然经常跑一线采访,对科技条线有较多涉足的媒体人,对录音笔、智能耳机等设备应用频次极高,也基本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可用到好用的全过程。但相对局限的是,基本只用过科大讯飞一个品牌的产品,无法横向比较。
录音笔方面,使用过的产品有经典的SR301、小巧的A1、B1,到现在的H1 Pro。
(资料图)
实际使用体验,对文字记者来说,A1(上图2)是个神器。
它最小巧,续航时间最长(官方说20小时,实际使用中反正从来没用到没电),穿了挂绳后挂在脖子上使用,可以把手腾出来做别的事。在各种工地啊、厂房啊、井下啊,各种各样的一线场景,走到哪录到哪。
不足的地方是录音质量、指向性不行,有时候摩擦衣服的声音也会影响录音。如果有拍摄收声需求,要比较高质量的声音素材,它就不堪用了,需要更大的那两个。但是它反正续航长,一般开着就不关了,一是用作冗余备份,二是采访中有时有一些突发的对话,也能都录上。
转写能力方面,反正都是上传云以后,在云上处理,实际上没有感觉到太多区别。这可能是今天做硬件的一个困境,过去因为没有云,硬件的主要能力全依赖自身的配置。现在通信的发达使一部分功能性很大程度上与硬件本身的算力和存储解耦了(这样的事情可能很快就要发生在手机上了),那硬件还怎么卖出溢价呢?所以硬件是讯飞很不赚钱的部门,这么好用的A1据说也已经停产了。
但其实应该改进的地方还是有很多的,比如遇到过因为bug丢失录音文件的情况,不止一次;还有录音文件上传云后,居然没有很方便显眼的下载途径,这些细节实际上是需要产品人员不断跟进消费者的使用场景才能打磨迭代。但回过头来说,如果不赚钱,企业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或者说,硬件产品能否通过更好的设计和营销来实现单纯的功能性之外的价值,这是要考虑的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品类是耳机。
我是从第一代用到了最新的,二代阵亡于洗衣机,最新的还没拆封,就不拍了。
可以看到左边的一代产品,实际上在做工上还是比较粗糙,特别是跟同时推出的苹果耳机相比,外壳的质感,打开的缝隙等等细节,都差很多。
但实际上使用频次还是很高,首先还是因为功能性,解决电话采访录音和开会的刚需。如果没有它,一般电话采访时要找到一个封闭的空间,打开手机免提,再用录音笔录,才能保证录音质量,有它就是随时随地。其次,它小而且光滑,放在兜里很方便。
右边的iFLYBUDS Pro是去年推出的,拿到后原先的产品就变成备用(但还是很需要,因为续航之类的原因)。它比较实用的几个功能升级是,一可以单个耳机通话,单个耳机录音,一般长时间佩戴耳机会不舒服的,可以换着戴,续航也等于变长了;二是可以单个时机存储录音,比较应急。
但跟录音笔同样的,在使用历代耳机产品中都遇到过不少问题,主要还是软硬件协同方面还是有一些有bug和要优化的地方,最严重的就是丢文件;其次通话的时候清晰,结果发现录音没录上,这在一代二代产品上发生过几次,后来就没了。
今年讯飞发布了iFLYBUDS Nano+,主要卖点是移动办公场景,结合讯飞自然语言识别能力的提升,据说VIAIM AI会议助理挺强的但是还没试过。另外,降噪功能其实是挺刚需的,用了没什么感觉,但是用惯了新的就很难再回到旧的。第三是外观设计,比上一代产品在便携性上其实是有提升的,iFLYBUDS Pro要装在兜里其实挺大挺难受的。
总之,chatgpt横空出世虽然冲击力挺强的,但其实从实用性角度来说,真正与场景和产业结合的应用才是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