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期节目,我想接着聊聊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格瓦尼-苏丹甘吉(以下简称阿苏大桥)大桥二次垮塌一事。关于这个话题,该说的我本来在上一期节目《印度基建又有麻烦了,这回我们还要帮吗?》里头都已经说了,结果今天在刷微博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互关博主无心简影发的一条微博,无心把推特上一些印度网民对于这起垮塌事件的评论给翻译了一下,截图发回到了国内。
从大家的互动热度来看,我看得出来,很多国内网友对印度人看待这桩新闻时的反应还是挺有兴趣的。更准确点说,大家的兴趣,其实更多是来自印度人看待他们在发展中遭遇的挫折和困难时,不自觉地就会联想到中国,把中国当做参照系的言论。
【资料图】
一、印度民族主义者想象中的中国
我仔细看了一下无心截取的那几条印度网民的评论,从中发现了几条很有意思的规律:第一,印度的基建出了那么大娄子,很多印度网民在批评新德里的时候,往往会习惯性地将我们中国当成那个用来打孩子的鸡毛掸子。这大概是因为,中国这个名词的分量,在这种应用场景下对他们而言用着最称手吧。
第二,很多印度网民在用中国作为鸡毛掸子对新德里进行舆论抽打的时候,特别喜欢强调如果类似事故发生在我们这里会如何如何。而且这个如何如何的劲通常都特别大,而且还是印度人自己臆想出来的。坐牢什么的印度人都已经不惜得给我们编排了,现在印度网民在舆论场上想象的那个中国,处理起类似事故的相关责任人来,那怎么着不得是枪毙起步。
第三,特别喜欢渲染我们基建能力的强大,说什么“一旦中国发生了类似的桥梁垮塌事故,中国人有能力在一周时间或几百个小时的时间里完成重建”。虽然这个说法是我总结出那么多条规律中看起来最正常的那一个,但是再正确的真理也是有适用范围的。别的我不清楚,至少就我目前了解到的阿苏大桥的施工情况来看,这桥要让我们来修,一周之内要完活还是挺有难度的。
第四,觉得中国网民是铁板一块,如果中国发生了类似阿苏大桥这样的垮塌事故,或许中国网民会对这样的事情进行言辞激烈地批判,但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因此而嘲笑自己的祖国。这和印度一传出了点什么负面消息就对国家大加嘲讽的印度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不知道大家在看完上述几条规律之后心里是个什么活动状态,至少对我而言,它们给我的感觉,让我恍惚间好像又被人拽回到了那个全民捧读《读者》《意林》和《知音》的时代。
这些杂志我已经有很多年没看过了,所以它们现在发展成什么模样我也不太清楚了。但在我的记忆中,“读意知”曾经刊发过的那些经典文章,这个我多少还是有点印象。尤其是其中一些在当年一度引发了破圈效应,甚至还形成了某种现象的文章,我对它们更是记忆犹新。
在当年看过的诸多读者体文章中,我记得有一篇文章是这么写的:一个中国留学生跑去瑞士留学,冬天了,当地的天气非常寒冷。瑞士当地的物价很贵,这个中国留学生因为手头紧张、口袋空空,数九寒天的天里也舍不得买一顶毛帽子御寒。
当地一个白人怪老头看他可怜,不由分说地就把自己脑袋上的帽子摘下来戴在他头上,并且还嘱咐他:“记住,明年春暖花开之后,一定要记得回来这里把帽子还给我。”结果呢,这个中国留学生觉得这顶帽子确实舒服,戴着戴着就不想,也懒得还回去了,所以最后到了约定时间他也没去老地方履约。
一气之下,最后那个白人怪老头就把自己被中国留学生欺骗的遭遇说给他认识的每一个小镇居民听。虽然那个时候互联网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但毕竟是小地方、熟人社会,所以小道消息传播起来自然飞快。没过多久,全小镇都知道有个中国留学生把镇子上一个老人家给骗了,淳朴善良的瑞士老乡于是再也不相信所有长着中国面孔的人,别说遇到困难给中国人搭把手,就是买卖人也不和中国做生意了。
那个中国留学生从此在小镇上处处碰壁,冻成了重感冒都没人肯收治,无奈之下,最后只能悻悻卷起铺盖卷,离开了这座小镇。
二、“读意知”之所以风靡的时代土壤
我很清楚作者想要借这个故事向我们传达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告诫中国人做人做事要讲究诚信,不能见利忘义。说实话,在“读意知”风靡一时的90年代和2000年初,国内很多地方确实冒出了不少因为不诚实不守信而酿出来的大问题,这样的文章在当时能够风行,从某种程度上讲也算是那个年代的政治和经济面貌在舆论生态中的某种投影。
而且,那个年代我们的生活水平,相对于物质基础已经高度发达的西方来说,那还是相当落后的。但凡是个人穷志不穷的人,他/她在想问题、做事情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想着拿那个比他/她富的人来当做标杆,而且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标杆。
“你有钱,你说什么都对”这种舆论规驯手段虽然在今天看来简单粗暴,但在当时还是非常管用的,效果堪比父母在教育小朋友时常用的“你看看别人家孩子”。况且,你就是针对它们写的东西有意见,那会儿也没有评论区能让你一吐不快。要吐槽还得给它们写读者来信,而这种信件寄过去通常都是石沉大海了。
现在的中国当然是今非昔比了,在今天的中国舆论场上,“读意知”体的文章虽然还不至于说完全销声匿迹,但它们的市场相比当年肯定也是大不如前了。像“中国留学生借瑞士老人的帽子一借不还”这种没头没尾的文章,如今要是在社交媒体上发出来想要博关注,那分分钟是要被人笑掉大牙的。
这倒不是说不诚实守信的现象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消失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比起“读意知”风行的那个年代,那确实是好多了,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这话不是瞎说的,在一个十多亿人都过着清苦生活的大内卷社会,你要想让诚实守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个难度真心是地狱级别的。
好多人现在对“读意知”嗤之以鼻,认为它们就是抑中扬西的规驯文学,还有些人把它们批得一文不值。但是平心而论,作为一个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今天的“读意知”也许是有点跟不上趟了,但当年它们还是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就和吃饭一样,人在不同阶段所需摄入的精神食粮也是不同的,物质条件落后的时候读点“读意知”还是有点好处的,它们会提醒你个人自尊心不要那么强,对社会的怨气不要那么大,出了问题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虽然它们拿来当参照系的那个西方基本上都是靠脑补出来的,但这些道理终归是这么些道理。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还没完全释放出来的当年,这些道理和那个狂飙年代的气质还是很符合的,因为我们当时的社会氛围就很推崇虚心听讲,埋头苦干;鼓励对外开放,走出国门,所以“读意知”能流行开来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毕竟现实对它们而言就是最肥沃的土壤。
三、印度人正在经历我们全民捧读“读意知”的那个时代
我为什么聊印度桥梁垮塌的话题,聊着聊着突然又聊起“读意知”来了?因为现在这个印度给我的感觉,多多少少就有点像我当年经历过的那个中国。我不知道印度有没有“读意知”这样的杂志和刊物,不过就现在来看,其实没有也不要紧,因为很显然,印度网民已经自发地脑补出了具有印度特色的规驯文学了。
而且,得益于如今互联网的发达,一个困扰了我很多年的心中谜团现在总算是解开了。我当年在看“读意知”的时候就老有一个疑惑:那些在规驯文学上被我们捧得天上有、地上无的老外,要是有一天知道了他们在中国被夸得那么狠,这帮人的心里会是个什么看法呢?通过观察如今印度网民的反应,我大致上已经能够体会了。
印度网民的评论中说对了我们什么,大家其实并不怎么关心,比如中国拥有独步全球的基建能力,比如对涉事的工程负责人进行问责。因为这些是我们早就司空见惯的东西,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不会因为一些外国人重新发明一遍车轱辘,就发出“哇”一声的感慨。
真正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说错的那些关于我们的部分,比如贪污腐败分子都会被抓去枪毙,比如中国人不会因为社会上出现了什么丑闻就不爱自己祖国了。因为这些说法和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经历大相径庭,纯属老外对我们的刻板印象。越是与众不同的东西,就越容易吸引别人的眼球,所以往往是这类看似荒诞不羁的言论最能引发讨论热度。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做移情,意思是人类总是会将自己对某个人的情感投射到另一个人的身上。比如家长要教育孩子,不会直接说孩子做得好还是不好,而是会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比如网民要抱怨社会了,也不会说政府做得好还是不好,而是会说美国要是发生了类似问题会怎么怎么样。移情现象的出现常常是无意识的,所以很多时候就算你已经进入到移情状态了,可能你自己也未必能察觉出来。
为什么印度网民一看到“基础设施”和“贪污腐败”这些关键词,往往就会下意识地联想到我们中国呢?说白了不还是因为我们的基建能力强大,反腐成效显著吗?我们做得好不好,他们其实都看在眼里,只不过平时没什么机会说出来而已。一个人的情感被压抑的时间久了,长期得不到可以宣泄的渠道,最后爆发出来的时候往往就会表现得异常激烈。而这一次阿苏大桥垮塌之后印度网民对中国的移情,说到底其实也就是对印度政府的恨铁不成钢罢了。
我知道,印度人在评价我们的行事风格时使用的“枪毙”这两个字,会让很多同志和朋友觉得看着扎眼,但其实大家也没必要去纠这个结。我们自己是怎么做事的,我们心里有数的。传播学不眷顾真相,尤其是只有真实但却缺乏新闻冲击力的真相。反腐抓贪这种事情要是不见点血,对于大多数吃瓜群众来说根本都算不得新闻,我们尚且如此,更别说和我们还隔着一座喜马拉雅山的印度人了。
再加上印度媒体和西方媒体这么多年来反复灌输的各种傲慢与偏见,如今的印度网民会对我们形成什么样的错误认知,说实话我都不会觉得奇怪。
可不管媒体如何设置议程,人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去无限放大那个我们最关心的点。即便是经年累月浸泡在那种舆论环境中的印度网民,一旦碰到一碰就稀烂的咖喱工程和导致大规模伤亡的公共事故,到头来,他们在挥舞中国这根鸡毛掸子的时候,还是会把“铁腕反腐”的加分分权重摆在“草菅人命”的错误印象前面。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最憎恨贪官、最想枪毙他们的,其实正是印度人自己。所有把相关问题上将中国拿出来和印度作对比的印度网民,其实打从心底里都很羡慕我们国内这些年来取得的反腐成果。他们之所以要去玩弄那些个其实连自己都不熟悉的遥远概念,比如枪毙,其潜台词其实是:宁可矫枉过正,也不将错就错。如果印度能学习中国的铁腕反腐措施,就算学过了点,他们也完全可以接受。
结语、印度最应该从中国进口的,是我们过剩的反思精神
但是,对我又要说到但是了。移情这种手段你就是用得再好,充其量也只能当做一时的心理安慰剂。光靠意识层面的宣泄,是治不好精神内耗的。我们中国为什么最后能够摆脱从90年代到2000年初出现的种种乱象,取得如今的发展成就?这些难道是“读意知”们的功劳吗?
当然不是。冷战结束使得和平和发展成为了当年的时代主流,改革开放让我们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国政府和人民上下一心脚踏实把劲朝一个方向使,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读意知”只不过是将我们在那个年代的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艺术加工,并把加工后的文字传播开来,最后引发了大众层面的讨论而已。
它们只是那个在看到问题之后,用它们偏爱的方式把问题讲给你听的传播者而已。公鸡会在破晓的时候打鸣是不错,但就算它不打鸣了,明天太阳也还是会照常升起。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最后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说到底,我们才是我们自己的破壁人。
回过头来再看印度现在的情形,天时、地利和人和,印度好像哪个都不占。现在的印度政府,说白了就两句话:在反腐和反贪之间选择了反华,在亲力和亲为之间选择了亲美。使得全都是投机倒把、拈轻怕重的小聪明,没有一点迎难而上、直面考验的大气魄。印度人之所以怨声载道,无非也是希望莫迪政府能正视问题,积极解决。可要是人家压根就没长心,也不要脸,那你就是把中国这根鸡毛掸子都抽秃噜了,到头来也一样于事无补。
可尽管如此,我个人认为,印度网民现在多读点“读意知”还是有好处的。莫迪政府领导下的印度民粹有多偏执,经常关注印度新闻的同志和朋友想必都清楚。在一种到处充斥着民粹主义者的盲目自信的狂热氛围中,“读意知”那简直就相当于帮助心理再平衡的调节剂了。
这种调节剂在目前的中国是已经严重过剩了,但我认为它在印度还是很欠缺的。眼下印度最迫切需要的,最应该尽快向中国学习的,或许并不是我们的基建能力和铁腕反腐,而是“读意知”们所反复念叨的反思精神。因为说实话,基建和反腐这些东西就算我们手把手地教,印度人也不见得一时半会儿能学会,与其千羊在望,倒不如好好把反思这一只羊抓在手里。中国人也是从那个动不动就被人按着头认错的时代过来的,印度人要真是那么想爬到我们今天的这个高度,那就趁早做好把我们曾经吃过的苦头通通吃一遍的心理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