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抗日题材影视中表现的国军,德式或美式钢盔,中正式或德式美式步枪,几乎成为标准化模式化的行头,千篇一律。给人的印象,抗日的中国军队就应该全部是这样的打扮这样的装备,于是,中国军队装备的步枪比日军强的论调,便得到广泛的认可。前几年,有人写过一篇文章,是讲常德战役国军轻兵器强于日军的,此文曾受到热捧并在网上转载,再后来又有人依样画葫芦地撰文说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轻武器强过侵华日军,也被许多人接受并转载。


(相关资料图)

对于此说,笔者深深不以为然,试表之如下。

说抗日军队的轻武器强过侵华日军,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是说中国军队装备的中正式强过日军的三八式。这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先不说中正式是不是真的就强过三八式,即便真的就强过三八式,常德之战中抗日军队装备的步枪是不是都是中正式呢?我看不全是。那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的是不是主要是中正式呢,更绝对不是的。

中正式是1935年10月由巩县兵工厂依照德毛瑟24式步枪仿制成功的(此说有争议),成功后很快便被列为国军制式步枪。许多网友可能认为既然是国军制式步枪,那当然肯定就是抗战的主力步枪了。实际不是这样的。虽然中正式早已被确定为国军制式,但作为使用量特别大的步枪来说,由于受国防经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太甚,其转产与换装来的十分的缓慢,因而在整个抗战时期,中正式的产量与汉阳造相比相差十分悬殊。

我们就来说说抗战期间中国步枪的生产与装备,主要对比一下中正式和汉阳造,看看二者的出品哪个多哪个少。

关于汉阳造与中正式的生产,又要分全面抗战爆发前与爆发后两种情况。抗战前,国民政府控制的可以生产步枪的兵工厂,就是巩县和汉阳两个。巩县兵工厂在1935年底以前,步枪生产是仿毛瑟98,1935年10月,开始转产中正式。汉阳厂则自1893年以来,一成不变地生产汉阳造。抗战前,两个厂的生产能力分别为月产中正式1800支和汉阳造3500支。由两枪的生产能力与生产历史来看,到抗战全面爆发前,中正式在全国的出品应只占极少数,远不及有四十多年生产历史的汉阳造,而储备、装备的情况更无法与之相比。

这是使用老套筒御敌的我抗日战士

巩县、汉阳仅仅是由国民党中央政府控制的两个步枪生产厂,就全国来说,步枪的生产却远远不止这两个厂。在当时,国民政府只是名义上的统一,实际上仍然是诸侯割据的状态,包括步枪生产在内的兵工建设,基本上是各搞各的。除上述两厂外,东北军、晋绥军、川军、桂军、粤军等也都有较大的成规模的步枪生产厂。那年头独立割据的军阀远远不止这么几个,大大小小的军阀,基本都可以仿造步枪,即使是像河南别廷芳、胶东蔡晋康、四川罗泽洲、湘西陈渠珍、闽南高为国、西康邓秀廷、义勇军冯占海、匪军孙殿英那样的袖珍级别的小军阀或地方豪强,也都曾设有小型兵工厂或修械所,用于生产步枪。

这其中出品的步枪,多数仍然是仿汉阳造步枪,也有少数直接仿毛瑟系列步枪或日三八式步枪,但从没有仿中正式的。为什么呢?很好理解,因为中正式诞生的晚,直到抗战前的1935年底才由毛瑟步枪仿制成功。为了这支枪,国民政府是花了大本钱的,理所当然地不会轻易把技术转让给处于割据状态的地方军阀,而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也没那么快、没那么容易就得到中正式的生产技术。汉阳造就不同了,其早于中正式四十多年就已经在中国遍地开花,得到其生产技术自然也就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不论是从全国军队的数量上来看,还是从全国步枪生产的数量上看,中央军以及中央控制的兵工厂的步枪出品,都还仅仅占很小的一部分,而占多数的,还是那众多的杂牌军和杂牌军仿制的以汉阳造为主的土造步枪。因而就全国军队的步枪生产与装备来看,中正式更是只占极小的比例。

抗战爆发后,情况又有不同。伴随着全面抗战的号角,战前那种步枪生产遍地炉火的状况戛然而止,从1937年9月开始,全国各路诸侯的兵工厂除沦陷于敌者外,全部陆续内迁到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大后方,不分地域与派系地集中起来,划归国有统一计划统一整编,原先那种小而全的生产格局被打破,改为专门的兵器由专门的工厂进行专门的生产。这其中,步枪的生产专由第1厂、第21厂和第41厂等三个厂承担。

这三个厂各有历史,但因经过了重组,其中的步枪厂又各有不同的根源。第1厂总的来说是著名的汉阳兵工厂,但其步枪厂却并非原来汉阳厂的步枪厂,而是接收的巩县兵工厂的步枪厂。第21厂以原金陵厂改称,但其步枪厂却又是原汉阳兵工厂的步枪厂和川康绥靖公署兵工厂的制枪厂合组而成的。第41厂系原陈济棠粤军兵工厂改组而成,其步枪厂未变。

由于这三个厂的历史不同,其生产情况也不一样。从步枪出品的型号上说,三个厂有两个品牌。1厂延续了原巩县厂的优势,主要生产中正式,21厂则一如既往地生产其著名的品牌汉阳造,41厂原在广东割据时,其步枪出品是6.8毫米(后改7.9毫米)元年式步枪,归并国府后,也主要以生产中正式为主。

从三个厂搬迁西南大后方后复工的情况看,也是不同的。生产汉阳造的21厂制枪厂的搬迁十分顺利,在武汉保卫战即将打响之前,国府倾全部运力将该厂迁到重庆,途中几乎没受丝毫损失,经过调整,于1938年7月(一说1939年1月)便恢复了正常生产。

以生产中正式为主的1厂制枪厂的搬迁则十分的不顺利。第1厂就是汉阳厂,但该厂原在汉阳时的制枪厂已经划给了第21厂,新的制枪厂系原巩县兵工厂的制枪厂,所以这里要先说巩县厂。

巩县兵工厂于1937年11月遭受日机轰炸,于是被迫南迁。南迁过程中,先准备迁武汉,但武汉即将有大战,便又改迁长沙。千里迢迢迁到了长沙,刚刚安顿好,尚未开工,便遭遇一场大火,开工便开不成了。待恢复后欲开工生产时,长沙却已经吃紧,于是又迁安化。到了安化,好不容易建好了厂房,正待生产时,又遭日机轰炸。不知是巧合还是日本鬼子的轰炸精准,这次空袭,巩县厂一共七个分厂,其他六个厂基本没受什么损失,偏偏这个生产中正式的步枪厂倒霉,几乎被夷为平地。没办法,只好再往重庆迁。可那时想搬迁一个大厂谈何容易,迁至半途,又遇战事,且战局对我不利,整个兵工厂被拦为两截。前一半继续往迁重庆,后一半则只好又折回安化。迁到重庆的这部分划给了汉阳厂改称的第1兵工厂,但因该步枪厂元气大伤,所以一直迟至1942年7月才恢复生产。

广东第1兵工厂(搬迁中改称第41厂)的搬迁也不太顺利,先是在广东遭日军空袭后,于1937年底迁往广西融县,次年8月复工,但仅仅四个月后,到年底,又因桂南战事吃紧而复迁贵州桐梓县,又经过一番折腾,才最终于1940年8月复工。

从生产能力与实际出品情况看,三个厂仍然不同。其中21厂搬迁到重庆后,因抗战急需,且制枪厂未受损失,其汉阳造的生产开足了马力,较战前月产3500支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最高月产量曾达到10000支;1厂的步枪厂搬迁到重庆后,1942年复工,到1944年也才提高到月产2000支;41厂本来生产能力便不高,经数次搬迁后的损失,月产量始终在数百支的水平上徘徊。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出,生产汉阳造的21厂远远高于生产中正式的1厂和41厂,后两厂生产能力加起来,还不如21厂一个厂的产量。

一方面从搬迁后复工生产的时间上比较,另一方面从生产的能力上比较,到1943年底以前,汉阳造和中正式的出品孰多孰少,也就不言自明了。

中正式的大量生产是1944年开始的。在这之前的1940年8月,21厂接受了改良中正式的任务,经过三年多反复科研攻关,于1943年10月完成,又经过一系列的开工准备,于1944年初开始生产。有数字表明,1944年,该厂只在年初生产汉阳造350支,便停工下马,开始全面转产中正式。由于有步枪生产第一大厂21厂的加入,中正式的出品在1944年后开始大幅度飙升,在这之后的出品,应该不在少数,但考虑到生产与装备的时间差,估计到抗战接近尾声时,抗日军队手中的步枪,中正式仍然不占多数,只是以很快的速度逐渐在增多罢了。

上图是正在接受西洋鬼子检阅的抗日远征军,可见其手中的汉阳造。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地说,在抗战胜利以前,不唯全国的军队装备的步枪主要的不是中正式,即使是蒋系中央军,中正式的装备也未必多过汉阳造,甚至未必多过比汉阳造更早的老套筒。在著名的万家岭战役中,时任国军74军参谋的叶方华回忆,“那时第五十一师的武器是较差的,除有少数巩县造的‘中正式’步枪外,绝大部分是汉阳兵工厂造的又重又笨的双筒步枪。”74军是什么部队?那可是国军嫡系中的王牌。51师作为该军头号主力师,可谓是王牌中的王牌,它的装备尚且如此,至于其他的部队,也就可想而知了。

从另一个例子也可以想象中正式在当年的稀有。抗战的1940年,国军独立第6旅曾获雅号“梅兰芳部队”,为什么?因为该旅装备整齐漂亮。那这个旅的装备是何等的先进呢?就因为全旅步枪是清一色的中正式。试想,如果中正式在当时不是特别的稀罕,一支部队会不会因为它而获如此美称?

如果说常德之战或某一次局部战斗是中正PK三八,也许没错,但要说整个抗战时期是中正PK三八,那就大错特错了。而既然抗战时国军的主力步枪并非中正式,那么,认为中正式性能强过三八式而得出中国军队的步枪强过日军步枪的结论,显然十分地不妥。

这是抗战期间,第185师的士兵在训练,所用步枪仍然是汉阳造

抗战的中国军队手中的步枪,占多数的是汉阳造和各地土著仿制的汉阳造。汉阳造与日军的三八式不是同一代步枪,根本就没法相比。那些土著仿制的汉阳造或仿制的其他牌子的步枪,又有几支能强过汉阳造?以这样的步枪打主力的中国军队的步枪,就更是劣于日军的三八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