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问的思路是有问题的。

利润不是通过“砸碎外国产业壁垒”获得的,而是通过供应的不可替代性而获得的,说白了就是通过人无我有来实现事实上的统购统销,再通过统购统销实现溢价,这才是利润的来源。

因为当你是独一无二的供应来源时,卖多少钱就是一个心情问题了。


(资料图)

而“砸碎外国产业壁垒”实际上是解决人有我无的问题,一旦人有我无的问题得以解决,那么市场就从统购统销变成了充分竞争,供给侧就没法随便开价了,此时利润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全行业普降,这不叫产业升级,这叫拉着所有人一起产业降级。

任何充分竞争的行业最终都会变成同质化竞争,然后演变成压成本军备竞赛和内卷式降价的局面。

所以你没法通过“砸碎外国产业壁垒”来提高利润率,你砸的越多,利润越只会越低。

要想提高利润,你需要解决的是供应的不可替代性问题。

不可替代性供应有三种路径:

产品的不可替代性,例如高技术产品,稀有矿物。

渠道的不可替代性,例如供销社。

制度的不可替代性,例如法定货币,税收。

三种路径中,收益最高成本最低的是制度的不可替代性,其次是渠道的不可替代性,再次才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

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是所有垄断方式里成本最高,收益最低的一种,道理很简单,因为技术领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必须持续不断研发投入才能勉强维持自己的高利润,还要警惕新赛道带来的竞争和行业规则改变,比如柯达公司在它倒闭的时候依然能做出地球上最好的胶卷,然而有用吗?没用。行业规则已经改变了,投入再多也没用。

还有丰田,天天歇斯底里的喊叫着“给燃油车一点时间和机会”你看有人理他吗?他喊的越大声,越当众出丑。

收益最好的垄断方式是制度的不可替代性,因为制度是一种所有人都无法脱离的公共产品,用了,就要交钱,人人交钱给你,你躺着都能进账,这比花时间费心思去搞产业投资省事多了,油水也大多了。

比如美元,美元是人类世界事实上的法定货币,其它国家的货币实际上只是区域辅币,当我要用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时,计算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往往是先计算它们和美元的汇率,再用美元汇率去计算它们之间的汇率,美元这种制度性的中间地位,才是真正一本万利的买卖。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中国制造业企业利润低?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制造业的经营所有者们往往拥有通过制度的不可替代性获取高额收益的机会,而制造业只是他们获取这一机会的阶梯,要想最快速度获取这一机会,制造业的规模要比利润重要的多,而压低利润率,对扩大规模是有好处的,因此,制造业的经营所有者们往往倾向于通过压低利润率以尽快获取这一机会。

说的直白一点,中国的企业所有者们有机会进入资本市场获利,搞制造业只是他们进入资本市场的阶梯,而要获得进入资本市场的入场券,产业的规模比利润率更重要,因此,他们倾向于通过压低利润率来实现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并用扩张后的产业迅速进入资本市场,为了能尽快进入资本市场,他们不介意让制造业微利乃至亏损运营——只要进入了资本市场,他们依然是赚的。

为什么说资本市场属于制度的不可替代性呢?

因为在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玩家不是民间商业资本,而是官办经济,官办经济在资本市场的能量之大,随便举个例子,看看城投企业的债务规模就懂了,而官办经济在资本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又是制度设计造成的,这种制度设计是既要确保利出一孔,又要确保一本万利,也就导致中国的资本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制度化的利益平台。

制度化的利益平台不是谁都可以进的,它有各种或明或暗,或公开或隐蔽的准入门槛,能达到这个门槛,都不是凡人,别的不说,各种资质的获取和审批就是一门大学问。

民间商业资本在这个平台上的最佳获利方式,往往是分析官办经济的走向,判断这种走向带来的可能的经济机会,然后设法从中套利,说白了就是官办经济吃大头,他们分一点零头。

就算是这么一点零头,也是很多制造业巨头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了。

比如早年特别流行的开发区模式,圈地,抵押,套现,离场,换汇,出国,移民,一气呵成,整个业务流程轻车熟路,相关产业链高度成熟,甚至还有一定的合规性背书,实在是发家致富的不二之选。

这种利润率,那些制造业巨头看了,怕是能当场哭出来。

有制度的不可替代性这种肥肉可吃,谁还会愿意去啃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这种骨头呢?

至于制造业,唯一的作用就是把摊子铺大,把数据刷高,就像当年的开发区模式里圈地做产业园一样,做了些啥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上规模,要动静大,要在资产负债表上数据够漂亮够好看,只有数据够大够好看了,才能融到资,才能拿到只认表格的资本市场的入场券。

说白了,中国实业的不昌,与中国虚拟经济的过于早熟,过于前沿,过于发达是分不开的,很多老牌发达国家往往在虚拟经济繁荣后,会出现脱实向虚的问题,而中国制造业的问题在于,还没实就已经向虚了。

毕竟,中国是一个80年代就出现资产证券化,90年代就出现资产证券化的证券化,轻易就可以把预期经营收入抵押套现,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力度与美国不相上下的国家。

而这种早熟,又和中国官办经济的发达,以及中国社会体量的庞大息息相关,前者提供了虚拟经济早熟的制度保障,后者提供了虚拟经济早熟的土壤,相辅相成,螺旋上升。

还是那句老话,一个地方不能有矿,有了矿,社会是一片一片的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