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何赛飞回应“痛斥梅花奖”》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说实话,何赛飞老师的这段话误导性很大。

由于戏曲许多剧种本身的艺术成分并不高,戏曲流传性不广、符合剧本要求的演员没有再次出现,所以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剧本实在是数不胜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此,强烈推荐陈彦老师的《主角》一书,他是陕院的副院长,里面关于秦腔演员的成长与剧本、评奖有很多东西就是从现实来的。

开发的新剧也得经过岁月的洗礼,好东西才真正沉淀下来。

比如,范紫东是秦腔最著名的剧作家,其才华堪比《南海十三郎》,而从他创办西安易俗社成立开始,撰写了大大小小剧目达六十多种。

可到了我收藏的《范紫东秦腔剧本选》(198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版),其中仅收录了《三滴血》、《大学衍义》、《软玉屏》、《翰墨缘》、《关中书院》、《伉俪会师》、《新华梦》等7种。

而到现在各剧团经常排练的只有《三滴血》一种,其戏剧表现最佳的还是秦腔“肖派”创始人、人称“八岁红”的肖若兰的那版电影版。

那么,你能因为编了以后就没有再演,就说相关部门不重视吗?这不符合戏曲创作与表演的基本规律嘛。

而戏剧演出有时三四十名演员,捧得就一两个人,电影版那么多名家齐聚一堂的情况如在现实发生,大家就更只能喝西北风了。

因此,根据功力与受欢迎程度享受其待遇,在梨园行简直太正常。或者说,演员待遇都一样,对戏剧就好吗?

所以她说得这些的动机是好的,但只能说是仅从演员的角度说的。而其结果,引起一定的喧哗是达到了,可喧嚣之后呢?

她的许多话不但对戏曲发展无异,反而是有害的。

就是我个人对此事的观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