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6月8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全面注册制重塑“打新”生态


(资料图片)

截至6月7日,今年以来共有142只新股上市,网上申购中签率中位数为0.044%,高于去年同期0.031%水平,也高于去年全年0.034%水平。专家表示,打新中签率提升或与全面注册制下“新股不败”神话终结有关。在全面注册制下,投资者在申购新股时会更加仔细辨别风险。

•‍多家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

6月7日,多家国有大型银行向记者证实,已收到相关通知,6月8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利率上限下调10个基点。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利率上限下调15个基点。

•‍机构动作频频 密集加仓医药和新能源赛道

近日,包括恒瑞医药、爱尔眼科、TCL科技、天合光能、大立科技、欧普泰、华测检测等多家公司先后披露回购股份公告。相关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更新,公私募基金、外资机构、社保基金等机构显现加仓迹象,葛兰、傅友兴、刘格菘等明星基金经理调仓。除了上述热门的医药和新能源行业,一些军工电子、大消费等板块的公司近期也获得机构布局,例如大立科技、岳阳林纸、长鸿高科等公司。

上海证券报

•‍万亿美元发债潮将至 美国金融体系或酝酿流动性风险

当地时间6月6日,美国财政部宣布扩大最短期限国库券招标规模,将期限为4周、8周及17周的国库券拍卖额总共提高420亿美元。当地时间6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债务上限法案,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暂时解除。在债务上限危机暂时解除后,美国财政部发债补充账户现金余额“迫在眉睫”。据摩根大通估计,到2023年底,美国财政部将发行1.1万亿美元的短期国库券,未来4个月的净票据发行量约为8500亿美元。分析人士担忧,因美债发行潮即将到来,市场流动性环境可能面临收紧压力。

•‍南向资金持续抄底 多只港股ETF份额超百亿

年以来,南向资金呈现“越跌越买”之势,多只港股相关ETF份额持续增长。其中,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份额突破710亿份,成为全市场份额最高的权益类ETF。此外,还有多只港股相关ETF份额突破百亿份。多家机构认为,港股估值已经回到历史低位,未来随着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逐步改善,港股有望迎来布局时点。

•‍两个月250多家公司公告募投项目延期

今年以来,伴随各行业加速回暖,上市公司再融资步伐逐渐加快。不过,进入二季度,一大批上市公司募投项目延期实施不禁令市场感到一丝凉意。据统计,4月以来,已有25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募投项目延期公告,其中141家涉及首发募投项目延期,占比超过56%。从具体项目来看,延期项目不仅集中在房地产、造纸、服装等传统行业,还有不少锂电池、新材料等热门赛道的项目也在放缓投建的脚步。

证券时报

•‍公募REITs迎久违反弹 机构称估值已趋于理性

“跌跌不休”的公募REITs在6月7日迎来了久违的反弹。截至当日收盘,上市的27只公募REITs中23只收红,平均涨幅1.14%,其中4只REITs涨幅超3%。在此之前,公募REITs一度深陷基本面不及预期、机构投资者集中减持、场内流动性转弱等不利因素的共振中,自2月以来一直处于普跌行情。其中,中证REITs指数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下跌近20%,9只产品跌破发行价。在经历了二级市场的大幅回调后,多位机构人士表示,当前公募REITs的估值水平已趋于理性。

•‍涉及两大问题 基金实时估值功能将下线

此前业内流传的“基金实时估值功能下线一事”,终于得到了证实。6月7日,从基金公司、第三方基金代销平台等处获悉,根据监管要求,基金实时估值功能将下线,相关机构需做好投资者解释工作。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实时估值被要求下线,是因为该功能需要基金公司提供实时持仓数据,涉及数据合规和数据差异两大问题,本质上还涉及基金投资理念引导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基金实时估值起初是由以C端散户基民为主的销售平台提出,因为这更好地迎合了基民追涨杀跌心理,可能导致不理性的加减仓行为。此外,热衷于基金实时估值,还可能导致强势渠道对基金公司提出不合理的透露持仓的要求。

•‍AI大模型引领智能生产 工业领域迎来“兴奋时刻”

目前,AI技术正在逐步深度嵌入中国工业生产和高端制造的各个环节。工业领域从业人士直呼迎来了“兴奋时刻”。机器人应用出现在工业、制造业、农业甚至物流行业开始有向全行业全领域渗透的趋势。不过,对传统制造业而言,抓取数据需要很多传感器和微型服务器,楼理后再上传到云端。这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本,需要长期的利润积累,以及私募股权融资或上市支持后才会逐步应用。业界预计,生产运营的可视化及数据化需要5-10年。

证券日报

•‍年内94家企业上市申请终止 企业“一查就撤”现象减少

今年以来,在监管部门严把“入口关”背景下,上市申请终止数量依旧高企。据证监会和沪深北交易所网站梳理,今年以来截至6月7日,94家企业上市申请终止,其中85家公司主动撤回上市申请,9家上会被否。“一查就撤”现象有所减少。年内证监会共发布两批6家现场检查企业名单,其中仅1家撤回IPO申请材料。羊绒世家拟深交所主板上市,在1月6日第一批现场检查名单公布后,一个月内就迅速撤回IPO申请材料。

•‍机构上周密集调研244家上市公司 机械设备、医药生物行业受关注

周(5月29日至6月4日),有244家上市公司累计获得投资机构密集调研超3000次。分行业来看,机构调研较多的行业分别是机械设备、医药生物,这两个行业接待机构调研量均超过300次。具体公司方面,怡和嘉业、天孚通信分别获70家、39家机构调研。上述周期内,怡和嘉业接受机构调研总量达286次,天孚通信接受机构调研总量达101次。

•‍复合集流体技术瓶颈陆续被突破 动力、储能电池性能提升引产业链公司加速布局

在锂电池搭载终端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之下,复合集流体将在提升锂电池使用效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日前,头部厂商PET铜箔(复合铜箔)进入第二轮测试关键期,高温循环测试已突破1500次,这标志着制约复合集流体发展的技术难题被陆续突破,业界认为随着量产能力的提升和订单的逐步落地,复合集流体行业将迎来“稳定增长期”。随着复合集流体技术陆续突破,近期多家设备及材料企业公布PET铜箔研发、制造进度,复合铜箔量产进程有望提速。头部企业经过前期的技术认证,逐步启动了大规模量产,且原先处于观望状态的企业也积极推进研发和生产,从而加快复合铜箔产业化进程。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