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3月16日电(记者刘立 王乔琪) 从今年2月底的每吨约1050元,到目前每吨约1090元,国内30%品位磷矿石均价创出历史新高。

记者在近期对磷化工上市公司调研中了解到,随着磷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我国磷矿石产量呈逐年收缩态势,未来产能周期带来的磷矿石紧缺或仍将延续,而磷矿石的高景气有望支撑磷化工景气延续。


(相关资料图)

磷矿石价格或易涨难跌

近两年磷矿石价格反复上涨,并屡创新高,其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市场供不应求。”3月15日,有磷化工上市公司高管告诉记者,“今年磷矿石涨价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近年来许多拥有磷矿石资源的企业积极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市场上流通的磷矿石自然就减少了;二是磷酸铁、磷酸铁锂等新能源材料带来的需求增加。据测算,生产1吨磷酸铁大约需要8吨磷矿石。”

据上述人士介绍,我国磷矿石基础储量32.4亿吨,全球占比约5%,位居全球第二,主要分布地为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和四川,这些地区的磷矿保有储量全国占比超过80%。在需求端,磷矿石是磷化工行业的必要上游原材料。在供给端,磷矿石产能固定,并且近年来有减少趋势。目前新增磷矿开采产能难度较大,取得采矿权和磷产业配套建设均需要较长的论证、审批程序和时间。

磷矿石价格年内走势如何?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磷矿石价格今年或易涨难跌。“磷矿石属不可再生资源,考虑到国家对磷矿开采的持续收紧以及环保要求趋严,预计未来磷矿石的供应将延续紧张态势。”湖北宜化证券部胡先生对记者表示,“整体来看,磷矿石涨价对磷化工企业是利好的,这是行业景气度回升的表现。”

上市公司纷纷加码产业链上游

在A股上市公司中,云天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川发龙蟒等磷化工企业资源优势明显。此外,为打造“矿化一体”产业链,大部分行业内上市公司都在积极向上游磷矿资源加码布局,增加探矿及“探转采”项目投入。

作为磷化工龙头,兴发集团磷矿石资源优势明显。公司于2022年12月发布公告,其后坪磷矿200万吨/年采矿工程项目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进入正式投产出矿阶段。随着项目投产,公司磷矿年产能已增加至585万吨,进一步增强公司磷矿资源保障能力。据悉,目前公司现有磷矿资源储量超过8亿吨。

近日,川恒股份披露公告称,其定增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据公告,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29亿元,拟投入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生产12万吨/年食品级净化磷酸项目、10万吨/年食品级净化磷酸项目及鸡公岭磷矿新建250万吨/年采矿工程项目等。

资料显示,川恒股份控股子公司福麟矿业已持有小坝磷矿采矿权、新桥磷矿山采矿权、鸡公岭磷矿采矿权三个采矿权,加上参股公司天一矿业持有的老虎洞磷矿,公司控参股的磷矿储量约为5.47亿吨。目前,福麟矿业完成技改工作,已具备磷矿石开采能力300万吨/年。

川发龙蟒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拥有磷矿资源储量约1.3亿吨。其中,旗下天瑞矿业磷矿储量近1亿吨,采矿设计产能为250万吨/年,旗下白竹磷矿年产100万吨磷矿石已正常运行,上述两矿产能在2023年继续爬坡,预计将在2024年达产;另外,其全资子公司龙蟒磷化工已取得新的采矿许可证,龙蟒磷化工磷矿生产规模为60万吨/年,正在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工作。川发龙蟒预计上述矿产复工达产后,公司将具备年产410万吨的磷矿生产能力。

记者从湖北宜化获悉,公司间接参股的江家墩矿业有磷矿开采权,其保有资源储量1.3亿吨,现有30万吨/年的产能。江家墩矿业东部矿段150万吨/年采矿许可证正在办理中。公司控股股东宜化集团磷矿总产能为330万吨/年,后续磷矿规划产能为290万吨。

磷化工龙头积极做长产业链

从“左磷右锂”到精细磷化工,近两年,磷化工龙头在加码产业链上游的同时,也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努力将磷矿资源“吃干榨净”,打造未来的第二增长极。

以云天化为例,公司目前拥有磷矿储量8亿吨,磷矿石年产能1450万吨,磷矿石自给率达到85%至90%,拥有上下游相对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成本优势突出。

此前,云天化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为科学合理利用磷矿资源,公司积极向新能源和精细磷化工等方向发展,包括加大新能源电池产业投入力度,推进5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建设,现已初步形成规模。公司还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加快推进湿法精制磷酸项目建设。同时,公司还大力推进精细磷化工方面投入,积极推进向医药、农药中间体、磷系阻燃剂等方向延伸。

根据公开资料,兴发集团已经是全球磷化工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通过多种选矿技术,努力增加低品位磷矿的选矿能力,同时一直注重对磷矿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力争做到对磷矿资源的“吃干榨净”。

同样为充分利用磷矿资源,去年,新洋丰旗下的洋丰楚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西瑞昌投资建设磷化工及磷矿伴生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60亿元。公司表示,该项目不仅可以延伸磷化工产业链,强化公司产业链一体化的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而且有助于公司把握锂电新能源行业重要的发展机遇,丰富产业布局。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