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22日电 截至4月19日收盘,2022年A股市场上共有104只新股上市,其中29只上市首日收盘即跌破发行价。
按所属证监会行业分布来看,破发新股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中分别有9只和6只破发。
从首发主承销商来看,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所承销新股中,分别有8只和5只首日即破发。唯捷创芯-U、普源精电-U和翱捷科技-U三只新股的上市首日跌幅超过三成,其首发主承销商分别为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和大和证券以及海通证券。
计算机通信、医药制造业新股破发数量和跌幅双高
上述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的29只A股新股中,以证监会行业统计,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的新股数量最多,分别有9只和6只。
图1:上市首日跌幅超过15%的新股
据数据统计,共13只新股的上市首日跌幅超过15%,各有4只新股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上述两大行业所属新股的首日跌幅也较大。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唯捷创芯-U和翱捷科技-U的上市首日跌幅超过三成,截至4月19日收盘,两家公司的收盘价分别为55.5元/股和67.2元/股,仍远低于其发行价格。
医药制造业中,海创药业-U和迈威生物-U的上市首日跌幅接近三成,截至4月19日收盘,两家公司的收盘价分别为41.3元/股和17.24元/股,仍低于其发行价。
中信、中金主承销的新股破发数量居前
上述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的29只A股新股中,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分别主承销了8只和5只新股,数据居前。此外,中信建投、海通证券和华泰证券的控股子公司华泰联合证券各主承销了3只新股。
图2:上市首日跌幅超过15%的新股的首发主承销商
研究发现,在上市首日跌幅超过15%的13只新股中,分别有4只和3只股票的主承销商是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其中,龙源电力通过换股的形式于深交所主板首发上市,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共同担当了该项目的主承销商。2022年1月24日,龙源电力开盘直接破发,跌3.7%。当日,龙源电力盘中股价较开盘价下跌超过10%,一度临时停牌,为罕见的首日破发的主板股票。
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为两家老牌大型券商,在首发主承销业务上一直具备行业领先优势。根据两家公司2021年年报,中信证券的证券承销业务收入和中金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分别为77.53亿元和62.95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9.5%和11.87%。在首发主承销金额方面,两家券商排名行业前二位。
虽然业绩表现亮眼,但两大龙头券商却频因在首发主承销业务上暴露出的问题收到监管处罚。
2020年年末,证监会频繁发文,提及了中信证券在多个IPO承销项目中存在内控不完善的问题。中信证券在保荐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过程中,存在提交的申报材料存在财务数据前后不一致,披露口径出现明显差异等方面问题。在嘉兴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IPO项目中,中信证券未对工作底稿严格验收。在安徽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PO项目中,未对全部项目人员进行利益冲突审查。
2021年,证监会因中金公司在保荐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过程中,未勤勉尽责督促发行人按照监管要求清理相关对赌协议并履行披露义务,对中金公司出具警示函。当年,证监会还因中金公司在保荐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申请在科创板上市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对发行人科创属性认定履行充分核查程序等,对其进行监管谈话的监管措施。
破发叠加“包销+跟投” 海通证券单只新股浮亏最严重
随着新股破发的现象逐渐频繁,投资者弃购新股频现且弃购比例有所上升,在余额包销制度下,主承销商负责包销投资者弃购的股票。在新股发生破发的情况下,跟投和包销新股都将给主承销商们带来浮亏。
海通证券主承销的翱捷科技-U和迈威生物-U的首日跌幅约为三成,该券商通过包销和跟投合计购入上述两家公司的股数分别约为190万股和360万股,在两只新股的上市首日便分别产生浮亏超1亿元和超3500万元,损失较为严重。
此外,4月19日,经纬恒润-W的上市首日跌幅约为17%。中信证券和华兴证券为共同主承销商,两家券商通过包销和跟投合计购入超400万股该公司股票,在新股上市的首日便形成浮亏超8500万元。
图3:上市首日产生浮亏金额较大的主承销商
此外,中信建投和国泰君安以及大和证券分别主承销了唯捷创芯-U和普源精电-U,在两只新股上市首日,分别产生浮亏超5000万元和超4000万元。
然而对比首发主承销商因包销和跟投而承受的浮亏与其收获的主承销保荐费用发现,券商在首发主承销业务上获得的收益还是超过其遭受的损失。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