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长期投资是否意味着基金持有人必须直面大幅回撤?
在主流基金经理以核心仓长期“死扛”的模式下,基民感受到净值回撤的阵阵寒意,年内跌幅20%、30%已成为基金的普遍状况,然而在“输时间不输空间”理念的另一面,则是一些“专户派”基金经理关注时间的成本以及对回撤的严格控制。
时间也是投资成本
在基本面向好的背景下,今年基金经理投资面临的困难似乎变大了,截至2022年4月15日,今年以来基金净值跌幅超过20%的基金产品全市场超过2400只,跌幅最高的基金年初至今损失接近40%。
与此同时,记者也注意到,今年以来有一批基金经理大幅跑赢了指数和同行,从履历背景看,这些基金经理普遍具有管理机构资金的工作背景。业内人士认为,资金性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资金的诉求,从而对基金经理构建核心持仓组合和风格策略,都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流行拥抱伟大故事且长期投资的声音外,具有专户投资背景的基金经理却很不一样。
“早期做专户投资时,选股必须精准到位,避免浪费时间,我们不可能期望股价催化剂在12个月后。”深圳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投资人对专户产品的净值波动非常敏感,因此要尽可能控制回撤幅度,同时尽可能缩短实现收益的时间,因为许多专户产品的周期都非常短。
他说,专户投资经理不可能等到产品周期结束后,才告诉投资者“你看,这是一只十倍大牛股”。某种意义上说,尽管“长期投资”是普遍正确的价值观,但专户投资经理并不迷信。在2022年以来的A股市场中,出身于专户投资的这位公募基金经理,其管理的基金产品实现了正收益,而同期许多基金经理为基金持有人带来了较大负收益。
具有专户投资背景的履历,似乎也让潜在的资金方意识到基金经理在具体投资上可能不会只拥抱长期趋势。实际上,基金投资者还是希望基金经理能够尽快实现正收益。
拒绝“死扛”关注风格变化
同样是担任过专户投资经理的刘杰,在担任平安基金的公募基金后,也移植了他任职专户投资经理时的操作风格,这使得他所管理的基金产品,年初至今净值跌幅不足2%。
刘杰最大的特点是“不谈伟大性感的故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的持仓特点不是谋求挖掘十倍股,而是尽可能的以绝对收益策略,来为投资者提供“可接受的回报”。
让刘杰重仓高估值热门股,并以长期投资的眼光去忽视短期净值的巨大波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说,控制回撤一直都是他的核心追求之一,因此在公司选择上,基金经理是在寻找股票市场上的“三好学生”——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只不过在这三个层面而言,不同的基金经理,对“三好学生”赋予的权重是不一样的。他对好公司和好价格配的权重更高,相比之下,许多基金经理在这两年对赛道的关注度更高,意味着这些基金经理对于好行业赋予的权重是更高的。
专户投资拒绝“死扛”的风格,以及并不拘泥于长线持仓的逻辑,使得不少基金经理在回撤控制上胜过市场上的“顶流”选手。“死扛会严重影响基金经理的心态和客观性,并且通常在系统性风险来临时,导致组合过大的回撤。”上海的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在总结他的专户投资背景时曾表示,每一轮牛熊切换后,市场的主线都会发生变化。
上述基金经理这一风格使得他所管基金产品在今年的市场中,累计跌幅控制在7个点以内。他强调,大家“死扛”的通常是上一轮的牛股,而不是未来的牛股,在专户投资的经历,养成了他投资体系的一个特点,就是尽可能不要错过每一年行情的市场主线。
如何不把压力传导给持有人?
关于每一年市场主线都在变化的话题,深圳一位重仓新能源的基金经理曾向记者表示:“不管明年的市场主线怎么变化,我都不会改变重仓新能源的基本策略。”这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他更加关注核心持仓的长期基本面趋势,不太关注短期市场风格变化,对估值保持较高的容忍度。他直言从长期一点的角度来看,估值就是短期的波动,贵20%或者便宜20%都无所谓,如果一个公司未来成长空间有10倍,这些波动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重要。
对估值容忍度高,这意味着上述基金经理实际上只保留了基金持仓组合的“进攻性”,但是组合的“防御性”则不太关注。正因为如此,上述基金经理在过去一年的行情中业绩弹性很大,但2022年市场风格从进攻转向防御,也直接导致他所管的基金产品年初至今亏损接近30%。
显然,对一些基金经理而言,基金产品的申赎每天都在发生,完全忽视短期因素也不太现实。
避免给持有人带来压力,也意味着基金经理需要适应市场每年发生的变化,尊重趋势本身就是尊重市场的变化。与具有专户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类似,险资背景出身的公募基金经理大多也对风格的变化以及风控保持敏锐度。
景顺长城中国回报灵活基金年内已取得约10%的正收益,而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韩文强,具有十年左右的险资背景投资经验,而保险资金与专户投资的资金诉求类似,追求绝对收益且对风控管理极为严格,这与公募的普遍风格具有较大差异。
编辑:穆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