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月10日电 科创板即将迎来做市商机制。1月7日,证监会宣布就《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做市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该业务初期拟采用试点方式,适格券商经过评估及核准后方可展业。在准入条件方面,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共有26家券商同时符合“最近12个月净资本持续不低于100亿元”及“最近三年分类评级在A类A级(含)以上”等两项硬指标。业内人士认为,做市业务可增厚业绩,但同时也对券商的定价能力、风险防控等带来考验。
26家券商有望迈入“资格门槛”
《做市规定》明确,按照“稳妥起步、风险可控”原则,初期参与试点证券公司除具备完善的业务方案、专业人员、技术系统等条件外,还需满足资本实力、合规风控能力方面的两项条件:一是最近12个月净资本持续不低于100亿元;二是最近三年分类评级在A类A级(含)以上。
记者梳理发现,同时符合上述两项指标的券商目前有26家。既包括国泰君安、申万宏源、招商证券等头部券商,也有平安证券、中泰证券、兴业证券等中等规模的券商。
东方证券首席分析师唐子佩表示,考虑到同时符合两项定量条件的券商目前有26家,叠加定性标准,实际能达到做市商门槛的券商或将更少。预计做市商机制首次引入A股将重点利好头部券商。
申万宏源非银分析师许旖珊认为,做市商资格的硬条件包括分类评级、净资本要求等,风控标准严格,预计场内股指期权做市商获得试点资格的概率更高。试点门槛看重券商资本实力、风控实力,类似其他创新业务试点,头部券商优势明显。
将为证券业带来营收增量
做市商制度允许券商作为中介,为科创板股票买卖提供双边报价,提升市场流动性,同时可为券商贡献增量收入。
国泰君安非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表示,做市商机制将激发交投活跃度,预计为券商行业带来2.25%的营收增量贡献。做市商机制之下,券商可用自有的证券与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更好地匹配证券的供给与需求,有效避免在传统竞价交易模式下可能出现的交易量堆积与交易过程延缓等问题,将带动整个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
为激发交易的活跃度,刘欣琦认为,科创板可采取与纳斯达克交易所类似的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在该模式下,单只股票的做市商数目通常可达十余家,做市券商将通过买卖价差来实现盈利。中性假设下,引入做市商后,科创板总交易量提高10%(参考新三板历史数据),做市价差为0.5%,做市交易占比为20%,则预计科创板引入做市商机制带来的增量收入将占券商行业总营收的2.25%。
此外,做市交易还会对自营等业务产生影响。西部证券非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罗钻辉表示,引入做市商机制将提升证券公司自营投资中的股票资产占比。以科创板最新总市值为基准,如试点券商后续做市持股比例达到规定的上限(5%),则预计券商持仓市值将达2799亿元,占证券行业2020年底金融产品投资规模(总额3.8万亿元)、自营股票资产规模(总额3317亿元)的7.37%、84.4%。若未来科创板市场市值规模逐步提升,做市持仓市值将极大提升券商自营投资中股票资产的占比。
机遇挑战并存
科创板开启做市试点对券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更高要求,在定价能力、风险防控等方面对券商构成考验。
“做市制度对券商资本实力和询价定价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做市商需以自有资金和证券参与交易,要求券商具备一定的资本实力和证券库存;另一方面,做市商报价的价格形成机制要求券商具备较强的询价和定价实力。”平安证券首席分析师王维逸表示。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头部券商更有机会参与做市业务。该业务需要有足够多的专业人才、完善的内部风险防控机制,这对券商是一大考验,也给券商提供了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做市业务与券商的其他业务可能会有利益冲突,也会给做市商带来一定的风险。为此,《做市规定》对试点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提出了三方面严格要求,包括:完善业务隔离制度,防止敏感信息不当流动,严防利益冲突;建立健全做市交易业务内部控制、决策流程、制衡机制,确保业务规范有序开展;加强做市交易业务管理,健全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和反洗钱要求,防止利益输送、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强调,从防风险角度看,要重点打击和防范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信息披露违规,健全好做市商内部的信息隔离墙制度。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