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今年暑期让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研学旅行成为热门选择。

根据携程发布的《2021暑期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休闲亲子游、研学旅行体验成为暑期定制游的主力。研学旅游产品较2020年暑期增长超过650%,研学类产品搜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倍以上。

然而,本该让孩子快乐成长、家长放心的研学旅行,却爆出了未成年人遭殴打的情况。8月14日,河北石家庄市元氏县一家旅游公司举办的军事夏令营教员暴打3名未成年人,导致孩子们不同程度受伤。这无疑给今年火爆的研学市场泼上一盆冷水。

虽然研学市场火爆,但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书记张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提醒道:“研学行业如何规范化、标准化、形成有效的监督,依然是痛点。”

研学市场火爆

今年政策的调整下,家长们的需求转向了研学旅行,并带动了该行业发展。

从事7年研学旅行行业的刘兴(化名)告诉本报记者,今年暑期研学行业形式一片大好,课程备受家长欢迎,招生情况不敢说100%,也能够招到99%吧,计划招生和实际招生都能完成,算是超额完成任务。

根据携程发布的《2021暑期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休闲亲子游、研学旅行体验成为暑期定制游的主力。研学旅游产品较2020年暑期增长超过650%,研学类产品搜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倍以上。

不仅是家长,学科类培训机构也转变思维,纷纷转型寻找出路,能够承接中小学生的、能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且市场潜力巨大的研学行业成为K12教育机构的转型方向。

张萌认为,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研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成为校培机构的转型方向之一,原K12的专业教育人员涌入研学行业,这对推动研学行业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快研学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研学市场虽然火爆,但研学旅行行业标准却有些“拖后腿”。

据记者了解,国内研学旅行参与主体包括专业研学机构、旅行社、语言培训机构、相关营地基地机构、亲子教育机构、留学中介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下属的单位,人人皆可参与。且研学旅行概念十分广泛,包含了冬夏令营、游学、研学、亲子游、体验游等。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户外教育安全分会会长吴军生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与夏冬令营等相关的户外教育法律法规,也没有国家层面的国家级行业组织,由于政府还没有设置监管部门监管,目前还属于群龙治水状态,没有切实可行的学生夏冬令营行业标准,也没有专业权威的夏冬令营从业人员培训认证体系。

课程内容同质化严重

无标准、无体系导致行业发展无序,课程类型扎堆、内容同质化的通病也因于此。

一位负责联系合作方的研学旅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4月份准备暑期研学产品时,有两家合作方提供的研学课程PPT,除了logo之外,内容一模一样。”

《华夏时报》记者调查了多家机构在1月份的研学产品后发现,各机构所涉及的滑雪类产品课程内容相似,甚至出现同一家滑雪场、不同机构扎堆的情况。

针对研学产品内容相似的情况,张萌指出:“研学产品无版权是导致的课程同质化严重的原因,研学产品一旦产品投放市场后,其产品内容易被其它机构抄袭。”他还表示,“2018年到2019年期间,研学行业从业者多是从旅游行业转过来的,对研学旅行的理念还停留在‘另一种旅行’的层面。从业人员把研学产品当作旅游产品,相互抄袭内容。”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也是导致研学产品趋同的一项原因。张萌补充道:“研学对于中小学来说是校内课程体系的延伸,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因此,中小学对研学的需求更偏向于劳动实践、国防、红色历史、科学等。”

《华夏时报》记者调查还发现,“双减”政策要求研学旅行不得开展学科培训,但换汤不换药的问题依然存在。

刘兴说,在“双减”的背景下,部分研学机构把原先课程改个名字,可以是海洋成长计划、成长空间、素质教育等,但内核依旧是打着素质教育的名头去做语言培训,本质上还是原来的那套东西。

自己培训、自己认证,导师资质堪忧

与课程同质化一样,研学导师资质也是研学行业另一个痛点。

《华夏时报》记者以家长身份联系了多家研学机构,发现研学导师的资格认证多为机构“自己培训,自己认证”。一家研学培训机构的官网上显示,“甄选校区星级老师和分公司学数骨干进行带队”,“......进行带队老师集训,确保每位老师牢固掌握自己所带团型的执行操作。”

另一家研学机构介绍其研学导师更加模糊、笼统,其官网产品介绍显示,“专业自然博物学老师带团”“多名国际专业导师团队”“航天/天文领域专家老师带队教学”“自然博物学老师带团”,但并无展示专业资质证书。

研学导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安全。8月14日,河北石家庄一家旅游公司举办的军事夏令营教员暴打3名未成年人,导致孩子们不同程度受伤一事。此前,一位16岁高中生参加沙漠探险夏令营身亡,带团的研学导师并未及时处置。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研学活动季节强,考虑到成本,很少有全职的研学导师,每年寒暑期,不少机构都是临时培训、临时聘用的研学导师。该业内人士还透露,有些研学课程需要跨省举行,不少组织方选择跟当地旅游机构合作,对于研学导师的身份和资质,全靠提供方保证,组织方也不是特别清楚。

吴军生表示,目前夏冬令营从业人员持有相关上岗资质的不足50%;接受严格系统的培训筛选并持证上岗不足30%;持有专业安全上岗资质证书的不足10%。

一份研学旅行行业报告中显示,研学旅行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业人员等个人能力。

因此,从行业内来看,研学行业亟须设置一定的门槛来规范从业者。

河南省研学旅行教育协会秘书长卢胜利认为,各地市各机构,尤其是行业协会,探索一种研学课程标准化构建模式和研学教学执行标准化的模式;认真讨论和反思,哪类机构能够从事这些行业,哪些人员具备从事行业的基本技能。

卢胜利还建议,各地市各机构联合探索一种研学课程标准化构建模式和研学教学执行标准化的模式,可以构建研学的12315热线,建立咨询、监管、黑白名单的体系。

为保证孩子参加研学旅行的安全,张萌建议,家长可以选择市场上开业时间长、自己熟悉、口碑好、当地政府认可的研学旅行机构。记者 徐芸茜 见记者 程阔 北京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