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和落地,我国器审改革进入了纵深推进期和红利释放期,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和创新活跃期,更多的创新器械更快、更好地惠及患者。
2015年8月,《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发布,正式拉开了我国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下简称器审改革)的序幕。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优化审评程序、鼓励创新研发的政策出合成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人体内很多结构与功能极为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的规模化量产成为可能。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波生物)就是一家利用合成生物学致力于功能蛋白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的医药企业。2021年6月,由锦波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批上市,成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采用新型生物材料——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制备的医疗器械。这是我国器审改革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近日,锦波生物董事长杨霞接受了本报专访,讲述人源化胶原蛋白新型生物材料不平凡的中国原创之路。
科学监管,助推成果落地生根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是由锦波生物联合复旦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四川大学历经14年持续攻关,共同完成开发并实现产业化的新型生物材料。该成果从功能区确认到精准的原子结构解析、再到产业化生产,均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完成,是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突破。
目前,国内外市场胶原产品主要来源于动物组织,但其免疫原性难以消除,且可能存在病毒污染风险,严重限制了产业发展和临床应用。瞄准胶原蛋白产业技术瓶颈,锦波生物联合我国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制定了“功能区”技术策略,对人胶原蛋白进行了大规模的“功能区”筛选,并通过解析人胶原蛋白高分辨率原子结构确认其中央功能区域,且晶体解析数据被国际蛋白结构数据库(PDB)收录。此后,锦波生物步履不停,经过上百位研发人员的不断尝试和努力,最终确定了生物合成制备工艺,攻克了原材料端“卡脖子”关键技术,实现了全球首次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规模化生产,我国由此成为全球人源化新材料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攻克了技术难题,取得了研发成果,生产出了新的材料,却迟迟没有合适的名字。原创性技术成果得不到国家权威认可,我们也一度陷入迷茫。”杨霞回忆道。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药监局高度重视新型生物材料领域研发、转化等相关工作,多次组织行业专家召开会议,积极开展相关新材料的标准、命名、分类等基础性工作。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介入指导,帮助企业推动“人源化胶原蛋白”成果落地生根。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21年3月,国家药监局先后制定并发布《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等;2021年3月23日,锦波生物完成了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医疗器械原材料主文档登记,成为国家药监局颁布实施主文档登记制度以来,我国第一个获得医疗器械原材料登记的企业。此后,2022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YY/T 1849-2022《重组胶原蛋白》,该行业标准将于2022年8月1日正式实施;此外,《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行业标准已于近日完成立项。新型生物材料领域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将大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人源化生物新材料引领全球抢占战略先机。
快速审批,托举产业茁壮成长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是依据人体胶原结构单元和序列设计生物合成的生物分子材料,其拥有精确稳定的三螺旋结构,水溶性较强,活性高于人体自身胶原蛋白,且具有与人体胶原蛋白核心功能区一致的氨基酸序列,无免疫原性和病毒污染风险,安全性较高,有望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皮肤、骨、软骨、心血管、口腔及管腔组织修复再生以及医疗美容整形等领域。
为了维护原始创新产品技术领先优势,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建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相关一整套技术及标准体系,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锦波生物不断加快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的产品转化研究步伐,自主开发出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并已于2021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该产品的上市,标志着我国人源化胶原蛋白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打通了人源化胶原蛋白从外用到注射的“最后一公里”,完成了该领域全部工业化技术链条的攻关。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作为创新材料的首款产品,从首次申请到获批上市,只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这样的审批速度实在让人惊喜,同时审评质量还特别高,可以说审评出了国际水准。我看到审评中心发表在国际期刊《生物活性材料》的文章《基于重组胶原蛋白医疗器械的监管前景》,该期刊影响因子高达15分,文中指出,‘在基于重组胶原蛋白医疗器械的临床转化中需凸显监管科学在提供新工具、标准、指南和方法来评估医疗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国家的生物合成胶原蛋白产业领跑全球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杨霞兴奋地表示。
面对新的材料、新的标准、新的产品,在审评审批过程“无法可依、无规可循”的情况下,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以下简称器审中心)优化审评流程、开通绿色通道,从申请受理、任务分配、专业审评、检查检验等环节入手,多措并举提高审评效率。在确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器审中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产品的审评,有效缩短了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时间,为相关材料临床应用及产业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托举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进入“茁壮成长期”。杨霞认为,随着创新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流程不断优化,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也将进一步享受器审改革红利。
暖招实招,厚植创新生态沃土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技术路径积累了我国诸多科学家的智慧,有助于形成模块化、定制化、规模化、系统化的全产业链优势。为了加快产业化进程,锦波生物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共建300亩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园,现一期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即将打通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链上中下游,形成“基础研究—小试、中试—创新原料生产—终端产品制造”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在此基础上,锦波生物将继续加快创新步伐,不断拓宽人源化新材料应用领域,开发出更多效果卓越的新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锦波生物充分利用我国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优势,将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人源化胶原蛋白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我国科学家团队惊喜地发现了人源化胶原蛋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生物学性能,如其不仅可用于血管支架涂层,取代传统药物涂层,还可用于心衰及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突破了心脏组织不可能再生的传统观念。此外,在妇产科领域,人源化胶原蛋白已成功用于阴道黏膜、盆底肌、阴道萎缩等疾病的治疗,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杨霞表示,2022年是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从“1”到“10”再到“100”的奠基之年,对于锦波生物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在器审改革政策的催化激发下,产业资金、社会资本加快涌向创新型企业,良好的创新环境将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聚集,产业创新环境后劲十足。
产业创新离不开不断厚植的创新沃土。近年来,国家药监局针对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持续优化创新环境,一揽子暖招、实招掷地有声,这让锦波生物的创新之路走得更加顺畅。2019年4月,国家药监局将医疗器械新材料监管科学研究列为首批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重点项目之一;2020年6月,国家药监局召开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交流会,对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进行交流讨论;已发布的YY/T 1849-2022《重组胶原蛋白》标准,对重组胶原蛋白的质量控制要求、检测指标及其检测方法等作出规定。
和风惠雨必然催发生机无限,“种子”破土而出,“幼苗”茁壮成长,“小树”加快成材,“大树”集聚成林,锦波生物是器审改革的受益者之一,也是我国千万创新型医药企业的缩影。相信器审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创新生态的不断改善,将进一步助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再攀新高峰,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壮大经济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