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新华社报导,正在新疆天山北坡开展科学考察的贾小旭一边钻取一棵杨树的树芯,一边倾听树干中发出的声音,钻孔处喷出一股水流,令他惊叹不已。
“这是杨树适应乾旱的一种机制,它们在湿润的时候吸收很多水在体内存储起来,在极端乾旱的时候再使用。”贾小旭说。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贾小旭是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中“天山北坡土地开发调查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估”项目负责人,主要开展荒漠植被变化及防护林建设成效的调查与评估。
他带领团队已经调查了上百个防护林带,钻取收集了数百个树芯样本。通过观察树芯的状况以及钻取树芯时流出液体的颜色和气味,科研人员能初步判断树木是否生病,他们把生病树木的汁液带到实验室,进一步分析感染了什么病菌,这就像给树木做穿刺、验血等体检。
“树木一旦缺少了水,抵御乾旱的能力就会减弱,就会引发一些病虫害。我们的调查发现,目前新疆防护林总体状况还是比较好的,这得益于生态补水,有的通过漫灌,有的通过滴灌。”贾小旭说。
他介绍,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新疆经济最发达、产业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是新疆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带。科学家希望通过科考提出天山北坡土地开发与生态安全协同策略和方案,以及土壤、地表地下水、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和路线图。
·支撑新疆高质量发展
据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组织方——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介绍,第三次新疆科考于2021年启动,预计持续5年,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科考共包括30个项目,涉及塔里木河流域、伊犁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流域、天山北坡经济带以及吐鲁番-哈密盆地,并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