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简谱:相关介绍:《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该作品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

2、其中A部为回旋曲的主部(叠部),共出现了3次;B部和C部为与A部起强烈对比的两个插部。

3、扩展资料《致爱丽丝》A部分有三小乐句,共22小节(不计原样再现的两次),B部分分为两个小乐句,共15小节,而C也可分为两个小乐句,共22小节。


(相关资料图)

4、全曲不计反复部分共103小节。

5、叠部前后出现了三次,是全曲的基本主题,总共有二十二小节(不计反复),内部结构呈现出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特征,呈示部分有八小节,由两个四小节的平行乐句构成。

6、a句运用了a小调,为先上行,后下行的旋律进行,力度也开始由弱转为中强,体现出明显的对比色彩。

7、叠部前后出现了三次,成为这首乐曲的基本主题,它纯朴而亲切,概括地描绘出女主人公温柔、美丽的形象,又仿佛贝多芬有不尽的亲切话语要对其诉说。

8、两手交替的分解和弦演奏,犹如两人在亲密地交谈。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致爱丽丝如何评价音乐大师贝多芬的小提琴谱《致爱丽丝》?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

10、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11、也有人说,他是连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12、 说到《致爱丽丝》,那是贝多芬在1810年所作。

13、当时他已经快40岁时,他带了一个名叫特雷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不久两人的交往,频繁起来,于是彼此心起涟漪,互相爱慕。

14、心情非常甜美、舒畅,因而写了这首曲子,赠于特雷泽。

15、乐曲的情感如此之深让人流连忘返于爱丽丝那温婉可人的形象。

16、 在这首《致爱丽丝》中,贝多芬基于一个淳朴而亲切的主题,把爱丽丝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述。

17、乐曲以回旋曲写成,旋律清新流畅,使人联想起少女的天真和纯洁。

18、该曲的基本主题是一个建立在a小调上清新朴实的旋律。

19、 环绕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其一是明朗、欢乐的情绪,在F大调上呈现,右手快速的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型使主题活泼流连;第一插段,明朗欢快,表现了贝多芬与特雷泽甜蜜的爱情;其二是建立在低声部A音持续音上,色彩暗淡,端庄典雅,节奏强烈,形成和主题的对比。

20、第二插段,情绪较低沉。

21、通过一连串的快速音型很快又回到开始时那个朴素的旋律,从而构成一个表现美丽、单纯而活泼的少女性格的音乐形象。

22、 对这首作品石映照在《音乐处方》中说到:“曾经有很多次,我都听人说起过,每当听到有人现场弹奏这首作品时,他们都恨不得想上前亲吻一下那藏着永恒的爱丽丝的钢琴;而他们的双眼,在说起这件事时,也总已经是泪眼迷离了。

23、”贝多芬的这首钢琴小品为何让人“泪眼迷离”,其中情感的表达如此真挚呢?  《致爱丽丝》即《献给爱丽丝》(For Alice)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

24、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

25、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6、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

27、但乐谱被发现于1867年,因此在他生前并未发表。

28、  简谱如下: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是不可多得的世界名曲,而且被很多人所熟知,这样的名曲,理所应当的要被更多的人知道。

29、非常的灵动,非常的有少女心,我个人是很喜欢的。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