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报复性回暖之际,味千中国(00538)的业绩似乎又行了。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餐饮收入243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4%,为上半年反弹最大的消费品类。


【资料图】

在此背景下,味千中国以一纸盈喜昭示着自己的业绩“回春”——8月4日,味千(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中期股东应占溢利约8000万元至1.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约1.06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对比疫情三年波动的表现,此次扭亏为盈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据悉,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786.8万元、2094万元及-1.44亿元。

受此消息提振,8月7日味千中国股价强势拉升,盘中一度涨超14%,截止收盘股价大涨12.37%,报于1.09港元。然而,隔日味千中国并有有守住胜利果实,股价回落2.75%至1.06港元。

(行情来源:智通财经APP)

那么,结合多个角度探讨,常年的亏损的味千中国(00538)到底能不能“行”呢?

降本增效=业绩回春?

曾几何时,日式快餐也曾在国内市场风光无限过。

据CBNData数据显示,2004年、2016年前后是日本餐饮品牌入华的两次高峰期。彼时,吉野家、CoCo壱番屋、和民、味千拉面等平价日料迅速在中国市场建立消费心智,居酒屋、烧肉、寿喜烧、牛肉饭、拉面等品类则遍地开花。

至此,在那个预制菜尚未普及的年代,凭借菜品摆盘精致、少油少盐等特点,日式快餐曾一度在中国市场占据一方天地。

然而,随着新鲜感褪去,日式快餐身上的产品形式单一、口味同质、价格较高等弊端逐步浮出水面,同时叠加以遇见小面、五爷拌面、拉面说等中式拉面快餐不断崛起影响,日式拉面

在中国市场逐渐风光不再。这一点也可以从味千拉面频繁的关店动作窥出。

2010年,味千拉面开店至508家,彼时,该公司甚至提出了计划用5年时间开出1000家店面的“千店计划”。

然而,5年时间里,味千不仅没有实现了“千店计划”,甚至店铺还越开越少。2017年,味千拉面旗下门店突破700家,为704家。2019年,其门店达到799家。没曾想,2020年这一年不仅没有实现千店目标,甚至门店数量还有数下滑,为722家。

而后,将时间的指针拨动至2022年,受疫情的影响,味千拉面关店的速度则更频繁了:据财报数据披露,2022年,味千(中国)门店总数仅剩下597间,较上年净减少了多达140间,关闭数量达161间,门店规模创下逾10年新低。

持续的关店下,味千拉面的业绩也于2022年达到谷底——2022年,该公司实现营收为14.30亿元,同比下降28.37%;录得净亏损为1.56亿元,同比下降787.23%。

(数据来源:choice)

从上面的数据表现来看,味千拉面的关店动作一方面是外界原因使然,另一方面与自身“降本增效”不无关系,该公司曾解释表示,选择关闭经营表现不理想的门店,策略性减少了门店数量,以减少疫情时对现金流及盈利的负担。

果不其然,随着餐饮行业报复性复苏,其无奈的关店之举似乎也带来了一定的“正向反馈”。

关于2023年公司扭亏为盈的表现,味千(中国)表示,主要是因为集团收入较2022年同期上升及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成果。收入上升主要由於全球COVID-19疫情已经缓和,生活逐步复常,令餐厅营业额上升。另外,在COVID-19疫情期间,集团积极梳理门店,将营运未如理想的门店关闭,并积极控制营运成本,令集团整体盈利比去年同期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味千的降本增效手段还不止如此。控本方面,在2022年,受关店以及控制运营成本等因素影响,年内味千(中国)的存货消耗成本、员工成本以及其他经营开支均出现了下滑。2023年,在关店整合的基础上,味千(中国)或进一步收缩各项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率。

可以说,味千中国的业绩回春,除了餐饮行业强势复苏助力之外,也与此前公司的降本增效手段不无关系,看似悲观的关店动作似乎也迎来了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市场内卷激烈,何为长远之计

毫无疑问,餐饮行业是中国最为“内卷”的赛道。

由于市场规模大但准入门槛低,餐饮行业玩家众多,市场极度分散。另外,餐饮行业细分赛道多,彼此 之间替代性强,而同一赛道下各个玩家的产品与服务同质化严重。餐饮行业较高的创新难度与消费者日益增加的对新鲜感的追求也增加了餐饮企业的淘汰率,加快了玩家的更迭速度。

据 Euromonitor 数据,2022年中国餐饮行业前 三名的市场份额合计仅为 3%,市场极度分散。即使只看连锁餐饮细分板块,集中度依然远低于大部分其他消费行业。

(数据来源:浦银国际)

在如此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中,餐饮品牌想要屹立不倒, 就必须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来同时满足消费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与此同时,餐饮玩家还必须持续提升门店与供应链的运营效率来提升自身的 盈利能力,保证品牌可持续的发展。

这也意味着,味千中国靠降本增效带来的业绩扭转并不是长远之计,通过自身创新力不断满足消费者的痛点才是明智之举。

这一点对照该公司此前因欠缺创新力而导致翻台率下滑也可以看出——据智通财经APP了解,2020年,该公司在中国内地、香港翻台率分别为5.1次/天、6次/天,随着餐饮行业迭代加快、市场竞争加剧,味千中国的经营效率已明显下降,截至2022年上半年,其翻台率已跌至2.3次/天 和3.2次/天。

而味千拉面翻台率不断走低的原因,则与其“跟不上潮流”不无关系。

在经历了三年疫情的洗礼以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消费需求进一步变化和升级,这其中包括:更强的健康意识;对社交属性的追求;对消费体验更高的要求;拥护性价比。 以上这些消费趋势对餐饮行业玩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满足基本的食物口味和原料品质之外,消费者对菜品创意、就餐环境、服务水平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对应到味千中国身上,无论是餐品菜式,还是消费者痛点把握,味千拉面似乎都没跟上潮流。这一点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味千拉面品牌老化,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速度,自身造血能力几乎没有,再加上投资决策出现偏差,故而让其近几年来的业绩表现都不好。”

由此可知,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味千拉面要想满足不断迭代的消费需求,急需新一轮的创新升级。

综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通过创新力促使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显然是公司业绩保持历久弥新的增长活力的关键所在;从短期的角度来看,该公司此次业绩增长主要还是源于“降本增效”的措施,结合二级市场“放长线钓大鱼”的投资手段来看,短期的利好恐怕很难沉淀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