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记忆,绝不容许任何人篡改或歪曲。


(资料图片)

可现实生活中,课外读物以及教材被曝光的问题比比皆是,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近日,有网友发帖表示,给孩子买的历史读物《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出现事实性错误:

在讲述甲午中日海战的那段历史时,书中用了一张“丁汝昌投降图”。

图片源自网络

虽然,我们今天都知道,丁汝昌是自杀殉国的,但在他死后的一段时间内,确实有过争议。

将这个细节展示出来,也就能了解到,这个“乌龙”事件的原因。

01

甲午之败是系统性的腐烂

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影响力颇大的一次战争,对于腐败的清帝国而言,仅剩的一点尊严,也被击得稀碎。

表面看,在海战中,丁汝昌暴露出优柔寡断,战场应变能力的不足。

可实际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清廷的决策层。

在战前,大部分清廷官员都对日本的实力估计不足。

翁同龢|图源自网络

翰林院侍读学士准良认为“倭人所恃铁甲战舰,仅有大小二艘”,江南道监察御史钟德祥认为“日本倾国兵数不当中国之一,又弱不经战”。

甚至,晚清的一些开明大臣,如张之洞、刘坤一也抱有盲目自信,张之洞甚至认为只要关闭互市,日本便会不战而降。

反之,日本在战前已经将清军的构成、装备、编制,以及估计能投入战场的人数有了充分的估计。

好在,李鸿章是比较清醒的,他对麾下北洋舰队的实力非常了解。

李鸿章|图源自网络

虽然,北洋舰队在成立之初,颇为骇人,甚至有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说法,但舰队的装备多年未曾更新,早就跟不上时代。

这也是李鸿章反复给丁汝昌命令,以保存实力为要务的原因。

但光绪帝所仰赖的帝师翁同龢却是个与李鸿章有过节的人,光绪帝及其中枢决策机构怀疑丁汝昌避敌怯战,不惜亲自下诏痛斥李鸿章。

光绪帝|图源自网络

“丁汝昌前称追倭船不遇,今又称带船巡洋,倘日久无功,安知不仍以未遇敌船为诿卸地方?

近日奏劾该提督怯懦规避,偷生纵寇者,几于异口同声,若众论属实,该大臣不行参办,则贻误军机,该大臣身当其咎矣!”

在光绪心中,北洋舰队遇不到日军军舰是不能的,遇见了打不过也是不能的。

在黄海大战后,北洋舰队虽然遭受了重创,尤其是邓世昌等优秀的指挥官,好在根基尚存。

邓世昌|图源自网络

此时,北洋舰队至少要休整保存实力,但光绪在两天后就催促修复军舰再战。

李鸿章只能命令丁汝昌将舰队在海上巡视,只要震慑一下日军即可。

“定、镇、靖、济、平、丙六船必须漏夜修竣,早日出海游弋,使彼知我船尚能行使,其运兵船或不敢放胆横行,不必与彼寻战,……用兵虚虚实实,汝等当善体此意。”

丁汝昌|图源自网络

北洋舰队是清廷的军队不假,但其直接上司却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运动的过程中,话语权越来越重的地方督抚李鸿章。

实力不足、二元指挥,是北洋舰队最终覆灭的主要原因。

02

丁汝昌难以有力布防

这种现象还造成了,清廷为了掌控北洋舰队,故意安排非李鸿章嫡系的人在舰队中任职。

北洋舰队的提督丁汝昌,从太平军的阵营归顺湘军后,因是安徽人的原因,被划归李鸿章序列,隶属刘铭传部。

刘铭传|图源自网络

也就是说,抛开丁汝昌早年的太平军经历,基本上丁汝昌算是李鸿章的淮军派系。

但是,北洋舰队的军官却多是闽人,他们甚至可以在聚拢刘步蟾的周围,驱逐英国教官琅威理。

因为琅威理的训练方式非常严格,虽然丁汝昌乃至李鸿章都非常认可他,但在琅威理与北洋舰队“福建帮”对立后,丁汝昌并不能做到给琅威理强有力的支持。

可以说,在北洋舰队内部,也存在着派系林立的现象。这对于军队的战斗力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影响。

琅威理|图源自网络

况且,琅威理去职后,北洋舰队丧失了最前沿的战术大脑。

要知道,在装备无法快速迭代的时候,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最可能弥补这个差距的。

结果,北洋舰队连这个机会也丢掉了。

而且,清廷对李鸿章这种汉人督抚的既用又防的心理,贯穿了战场始终。

在黄海大战中,丁汝昌开战即被击伤,但轻伤不下火线,“军门裹创负痛,整师回旅,血衣凝结,更换时解以利刃。”

战后,日军先后取得黄海制海权,攻下旅顺、威海等军事要塞,北洋水师被围困在威海湾刘公岛。

丁汝昌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积极联络岸防部队,电请山东巡抚李秉衡沿海增兵。

李秉衡|图源自网络

同时,致意总领威海防务的戴宗骞分兵把守:“岛以内我主之,岛以外君其图之。”

但李秉衡与李鸿章也有宿怨,此人在日后“东南互保”中,还是死忠的勤王派。

这就导致李鸿章无法调动山东境内的其他部队,统筹防务。

李秉衡果然在防务上消极应对。

丁汝昌敏锐地察觉到威海东部沿海的荣成一带兵力空虚,但并未引起高度重视,日军也确实以此为突破口。

在酣战的过程中,原本已经赶在救援威海路上的淮军老将陈凤楼部的部队被山东巡抚李秉衡截停在海阳、莱阳,旋即又被调往天津。

另一支早在战前就已经抵达黄县,也被李秉衡截停下来,作防御登州之用。

威海越早失陷,李鸿章就越能万劫不复,因此在李鸿章的政敌们眼中丁汝昌必须得死。

刘公岛之殇|图源自网络

这就决定了,在最后的谢幕战中,丁汝昌能做到的就是尽力给予日军杀伤,保留尊严。

北洋舰队在此战中击毙了日军旅团长大寺安纯,但在弹尽粮绝、援军不至的情况下,服药自尽。

03

从被冤枉到平反

丁汝昌自尽后,其部下牛昶昞,隐瞒丁汝昌死讯,盗用丁汝昌名义,起草投降书,并钤以北洋提督印。

在得到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佑亨回书后,再次以丁汝昌的名义覆信,谎称丁汝昌已于写完此回信后自杀殉国。

伊东佑亨|图源自网络

牛昶昞等人为了赢得日军的信任,也为了逃避投降的责任,将这一切推给死者丁汝昌。

清廷也据此发布上谕,把丁汝昌定为降将,剥夺生前的职衔,对遗体侮辱,且不得下葬。

连当时的诗人黄遵宪对丁汝昌的死尖刻的指责道“已降复死死为谁”(既然已经投降了,你又何必自杀?自杀给谁看呢)?

黄遵宪|图源自网络

其实,如果清廷认真调查,未必不能查到真相。

伊东佑亨的老师胜海舟与丁汝昌交情深厚,伊东的招降书中姿态也很低,开出的价码也很优厚。

面对兵力的数量和质量均远超自己的对手,丁汝昌决意一战:“汝等可杀我,我必先死,断不能坐睹此事”。

倒是清廷上下都很猥琐,让丁汝昌临终面对了—种被朝廷抛弃的绝望。

可甲午的大溃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不能追究,李鸿章还要用来继续做“裱糊匠”。

慈禧|图源自网络

邓世昌等将士虽然战败,但能处罚民族英雄吗?

是以,丁汝昌就成了最好的“背锅侠”,将所有罪责都推给他,反正死人也是不会说话的。

虽然丁汝昌的老部下、亲朋故旧,包括一些有识之士一直呼吁为丁汝昌平反。

但直到慈禧太后这个老寡妇死掉之前,丁汝昌的罪名一直未被清除。

直至宣统二年,广东水师提督萨镇冰、直隶提督姜桂题,联合地方士绅、商民三百余人,联名上书给时任北洋大臣的袁世凯,申请为丁汝昌平反。

袁世凯|图源自网络

袁世凯据两人致书上奏,加之筹办海军大臣贝勒载洵及大学士孙家鼐的奏请,清廷才下诏为丁汝昌平反。

以其在战争中“力竭捐躯,情节可怜”,准予开复生前官职,给还田产。丁汝昌的遗体才得以安葬。

04

结语

与死得壮烈的邓世昌、林永升相比,丁汝昌的死悲情意味更浓烈一些。

他的死也有许多的苦衷、无奈和解脱,以“殉难”称之比较适当,而与畏战怯敌、贪生怕死,绝对差天共地!

甲午英雄|图源自网络

而如今,出现的“丁汝昌投降图”,既是对历史的亵渎,也暴露出编审人员的不负责任。

我们可以推测,在丁汝昌被平反以前,当时日本国内的舆论,肯定认为丁汝昌投降。

《日清战争锦绣图》为了宣扬日本的战绩,构思了这幅“丁汝昌投降图”。

编审人员没有认真考证,拿来即用,造成了人们的义愤填膺。

这不仅会影响出版社或编审人员的声誉,更会影响读者的价值观和历史观,造成严重后果。

丁汝昌|图源自网络

“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历史;欲要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假如此时不以为意,等事态严重的时候,我们都会变成“无根之人”。

那时,你追求的物质财富和个人成功,还有什么意义呢?

参考资料:

短史记《混乱的双重指挥,是北洋海军的重要败因》

世界文史《国博档案揭——北洋提督丁汝昌殉难真相》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赵希夷

策划 | 赵希夷

编辑 | 赵希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烦请联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