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54年,汉景帝削藩,对晁错说:“爱卿,还是你懂我,是忠臣”。次日,汉景帝下令将晁错腰斩,晁错死时,身上还穿着朝服。

那么,汉景帝为何处死晁错呢?很简单,晁错为了汉朝,得罪太多人,汉景帝感谢晁错的“付出”,却必须让他死,这是晁错作为法家的悲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晁错,河南颍川人,早年钻研法家,以严厉、刚直、苛刻、心狠等形象出现在汉朝舞台上,即便后来学习儒家,却未能改变晁错的本性。

法家严厉、苛刻,为王朝利益,可以在所不惜,不知道“明哲保身”为何物。晁错的这种品质,与汉朝初年奉行的“黄老之术”,以及崇尚儒家之风格格不入。

汉朝初年,道家的“黄老之术”是主流,儒家学派待遇也不差。道家、儒家也追求天下安定,民生幸福,却善于“明哲保身”,甚至恪守“中庸之道”,对国家而言并非好事。

匈奴问题、土地兼并问题、王国问题,这是困扰汉朝发展的“三大难点”,涉及功臣、地主、外戚、诸侯王的利益。晁错作为汉景帝的老师、智囊,以及汉朝的御史大夫,从王朝利益出发,将他们得罪一遍。

对付匈奴,晁错提出“移民实边”政策,被汉文帝、汉景帝采纳,得罪了功臣集团的利益、外戚的利益。原因很简单,这些“移民”一部分是从犯错了功臣、外戚中迁来,部分则是朝廷出资招募人民屯垦。

汉朝初年,戍守边境靠征发徭役,由诸侯王、将领率兵镇守,但效果一般。士兵服役结束,立刻回家,新兵到来又不熟悉情况,故而屡次被匈奴袭击,毫无还手之力。

“移民实边”,军人、家属全部在边境生活,平时从事生产,农闲训练,遇到战争则披甲上阵。为了保护他们的“财产”和“家人”,士兵必须拼命杀敌,阻挡匈奴进犯。

边境生活艰苦,谁愿意去呢?两种人:生活困难,没有土地,为了谋生,响应朝廷号召,主动前往边境。第二种,功臣、外戚、官吏犯错误时,让他们交出“奴婢”以及缴纳“钱粮”,支持“移民实边”。

再则,为了鼓励移民,晁错还推行“移民封爵”制。只要出钱赞助移民,释放府上的奴婢,根据数量多少,授予相应的爵位。如此,新兴地主的好处,支持朝廷政策,而靠军功起家的开国功臣非常不满,怨恨晁错。

周亚夫、陶青、申屠嘉、郦寄、栾布等开国功臣,或者功臣之后,都非常讨厌晁错,水火不容。外戚窦婴、窦彭祖,大臣袁盎,晁错也跟他们结下梁子,在朝廷上相互拆台,寸步不让。

外戚权势显赫,这是汉朝的“传统”,从刘邦开始就如此,结果刘家江山差点改姓吕。陈平、周勃平定“诸吕之乱”,汉文帝上台,薄家势力强大;汉景帝继位后,外戚窦家一跃而起 ,把控要职。

晁错暗示皇帝疏远外戚,以免重演“吕雉之祸”,在朝廷上辩论“削藩”时,又怒斥窦婴,力排众议,让外戚们都下不了台。如此,晁错又得罪了外戚,增加了敌人。

对待诸侯王,晁错就更加直接:“削藩也造反,不削藩也造反;早点削藩,可以掌握主动;延迟削藩,自食其果。”

前154年,汉景帝继位第三年,朝廷讨论“削藩”。除了晁错支持汉景帝采取强硬措施,包括周亚夫、栾布、窦婴在内的大臣都不发言,希望“温水煮青蛙”,一步一个脚印。

汉景帝采纳晁错意见,无疑打了周亚夫、窦婴等功臣、外戚的脸,他们岂能不痛恨晁错呢?至于诸侯王,更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吃了晁错,他们干脆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旗帜,叫板朝廷,发起“七国之乱”。

汉景帝“削藩”,是形势所迫,也是皇帝本人的意思。要知道,此时的诸侯王已经尾大不掉,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汉景帝还是太子时候,吴王的世子来长安与他下棋,还当面数落景帝,丝毫不给面子,可知诸侯嚣张跋扈到什么地步。

汉景帝也不是好惹,堂堂太子,岂能受委屈,他直接拿着棋盘砸死吴国世子,也是火爆脾气。如今,吴王刘濞带头造反,挑战皇权,岂能容忍,汉景帝削藩势在必行。

晁错支持削藩,剥夺诸侯封地,他的父亲很伤心,直言:“你挑起皇家内部的矛盾,迟早要遭遇大祸,赶紧罢手吧。”晁错岂能不知道风险呢?只是为了朝廷利益,他不听从劝告,父亲无奈自尽。

“七国之乱”爆发,平叛主帅是周亚夫、窦婴、梁王刘武,他们跟晁错关系都很差,晁错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窦婴、袁盎面见汉景帝,要求诛杀晁错,平息诸侯怒气,晁错终于成了牺牲品,在半路被汉景帝腰斩。

汉景帝杀晁错,不是相信诸侯王的谎言,而是凝聚人心的需要,借助功臣、外戚力量,尽快平定叛乱。3个月后,叛乱被平定,但晁错并没得到平反,也没有抚恤,着实可悲。

晁错善于谋国,而不善于自谋,这是作为法家的悲哀。晁错之前,吴起、商鞅也是如此,他们为了王朝利益,进行革新,实现“富国强兵”,结果被处死。

商鞅死后,秦国继续奉行“商鞅之法”,最终统一六国。晁错死后,汉朝继续推行“晁错策略”,移民实边、削弱诸侯,强化了王朝权威,为汉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基础。

参考书目:《史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