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大部分的人结局都不太好,而年秋月在《雍正王朝》中是一个非常悲剧的角色。她原本是年羹尧的妹子,在雍正的王府里面伺候福晋。后来,雍正为了夺得皇位,找到了邬先生做谋士。年羹尧为了巴结雍正,所以她又奉命去伺候邬先生。按照道理来讲,她这样的人日后必定飞黄腾达,活得不会太差。
(相关资料图)
首先是他的哥哥年羹尧能力强,仕途很顺,年纪轻轻就成为封疆大吏,备受康熙、雍正的器重。另一方面,由于年秋月负责照顾的邬先生在雍正府上越来越受人敬重,并且为雍正立下了汗马功劳。
特别是年秋月在照顾邬先生的过程中,由于二人长时间朝思相处,互生情愫,原本他们能成一对眷侣。
只可惜二人有缘无分,邬先生虽然在雍正府上受重用,但是雍正并不把他当做自己人。雍正真正亲近的人实际上只有两个,一个是老十三,雍正把他当做好兄弟;另外一个则是李卫,雍正把他当做自己的好奴才。对于邬先生,由于他能力实在太强,哪怕他为雍正立下了无数功劳,雍正内心之中始终是不信任邬先生的。
至于说年秋月的哥哥年羹尧,雍正实际上对他也是不放心的。年羹尧又有投靠八爷的迹象,只不过雍正发现得早,及时敲打,才使得年羹尧不至于背叛雍正。
为什么年秋月恨年羹尧?
因为年秋月年纪已经大了,已经到了要谈婚论嫁的年纪。翠儿比她小,都和李卫结婚了。可是她却还要在雍正的府上做丫鬟,自己的哥哥年羹尧完全不管妹妹的个人幸福。换句话来说年羹尧把年秋月放在雍正的府邸是做投名状,向雍正表忠心,即使他做了一方的封疆大吏,对这个王府的妹子也完全不管年秋月的将来。
雍正虽然能够仗着自己主子的身份敲打年羹尧,但是雍正内心深处是非常忌惮年羹尧的。
特别是在这夺嫡的关口,如果雍正真的倒向了八爷或者十四爷,那么雍正哪怕成为了皇帝,也作为不稳江山的。所以雍正为了拉拢年羹尧,将年秋月纳为了侧福晋,断了年羹尧想要改换门庭的心。因为年秋月成了雍正的侧福晋,那么年羹尧也就是皇亲国戚了,此时就算年羹尧想要再投靠其他的皇子,别的皇子也多半不敢收他的。
根据的前面的内容就不难看出一点,年秋月无论在雍正心中,还是在年羹尧这里,都是一颗重要的棋子。既然是棋子,谁又会关心棋子内心的想法是什么?当然邬先生是非常清楚年秋月的想法,也知道雍正、年羹尧在打什么算盘,无奈的是邬先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年秋月在雍正这里的位置是非常尴尬的。原因就在于雍正和年羹尧二人关系非常微妙。表面上年羹尧是雍正得意的包衣奴才,实际上雍并不太相信年羹尧。
因为年羹尧的缘故,雍正对年秋月心里是一直有隔阂,甚至雍正一直拿年秋月撒气。
比如年秋月纳为了侧福晋的当晚,雍正在做什么?他居然还在那里给李卫写信,完全不顾忌年秋月的感受。对于雍正的所作所为,连当时的福晋都看不过去了,她特意去劝说雍正。
从雍正给李卫写信的内容,可以知道,年秋月嫁给雍正,是邬先生做的媒。从这里就能够理解年秋月为什么在结婚的当晚,哭成了这样了。
雍正为什么要让年秋月“卸甲”,其实就是年羹尧惹恼了雍正,雍正此时没有办法,只能又拿年秋月出气。
不得不说,雍正虽然是一个勤勉的皇帝,但是他的性格是有点不太好的。那就是过于急躁了,并且他这个人心胸狭隘。对于这一点,康熙实际上一直非常担心他这个性格。临终的时候,特意嘱咐雍正要善待自己的兄弟。
要说雍正一个大男人,堂堂大清国的皇帝,居然跑到后宫里面去找自己的妃子撒气,羞辱自己的妃子,这事情怎么看雍正做得也不大厚道。
年羹尧是怎么惹恼雍正的?由于年羹尧在西北打了大胜仗,解决了朝廷的边患,这极大地巩固了雍正的皇位,为他赢得了人心。所以雍正便极大了给予了年羹尧过高的恩遇,甚至还让百官跪迎年羹尧。
可年羹尧自己毫不谦虚,并且恃宠而骄,他的很多事情都让雍正非常苦恼。
在朝堂之上,雍正其实已经非常不爽了,只是年羹尧毫不收敛。雍正召见了年羹尧手下的将军,并且让他们卸甲,凉快凉快。这原本是雍正体恤臣子,随口说说的。只是这些将军平时以年羹尧马首是瞻,根本不听雍正的皇命。最后,这件事弄得非常尴尬,雍正心里可以说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然后,他气冲冲地跑到年秋月的宫中,去找年秋月撒气。
对于年秋月遭受的种种不公,雍正实际上是心知肚明的,甚至雍正府邸的人都能够知道。雍正成了皇帝,年秋月当上了贵妃,由于她不愿意和年羹尧打交道,清朝俸禄低,因而年秋月手里根本就没多少银子,日子过得也苦。
对于这一点,宫里面的太监都能够知道,可见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以雍正这个皇帝的特点,这种事情,他不会不知。
年秋月在临终的时候,求了雍正两件事情:
第一,她希望雍正放过她哥哥年羹尧。实际上这个时候年羹尧已经处死了,只是雍正刻意对她封锁消息,她到死都不知道。
第二、她希望雍正告诉邬先生,她要走了。当然,《雍正王朝》中一个非常不合理的地方就是邬先生离开雍正之后,从来没有打探过年秋月的消息。
看到年秋月这番遭遇,雍正是非常伤心的。年秋月苦了一倍子,到头来实际上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