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南面的永清县,一九八九年发现了大量的古地战道,是年十二月间,永清县人民政府召开了“永清县古地战道考察及学术研讨会”。民间传说这是宋辽战争的遗迹,参加研讨会的人也都同意这个看法,多数人更认为是宋人所筑以防辽军进攻的。
当时用一个下午参观了三处,都在县城南面,其中最大的一处在瓦屋辛庄。地道为青砖所砌,入口处起券为门,内道高约1.5米,宽约0.5米,甚为曲折,有屯粮之处,有聚兵之处,从入口到出口循行一遍约十分钟左右。永清县南境各村庄多有之,田野间本来也有,已为耕者填平,说明地道分布的广泛。后来北京各报刊多有报导(现在我还保存了1990年5月14日一份《人民日报》海外版),也都承认与宋辽相争之事有关,不过都是一般的记叙,或略作推断,于其实际的性质来历和作用,未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将在这方面略作试解。
多数人认为这是宋人所修筑的工事,以防御辽军进攻。细检记载宋辽关系的《宋史》《辽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都没有开地道以拒敌军的记载,这个说法显然缺乏事实根据。进一步来看,宋对辽设有瓦桥、益津、淤口三关,都在今大清河北面。淤口关即今永清县城南数十里的信安,而城北约三十里有地曰韩台,民间相传是辽将韩昌的点将台,地道群正分布在这二地之间。
今信安和韩台,应是这一地区宋辽对峙的重要军事据点,处于中间地带的人民,深受军事威胁之苦可以想见。《长编》记载了一件很生动的事例,“景德二年五月,霸州言,得北界永清都监牒,部民李加兴以钱二千,赎得南界掠来妇人阿杜为妻,近日至霸州鬻席,为前夫齐鸾擒去,请追捕付还加兴。本州以杜本鸾妻,难复追还,己牒报讫。上曰:‘此乃修好前所掠,或再有求索,当官为出所赎钱以还加兴。”’(卷60)这事发生在澶渊结盟之后,而阿杜被掠是在结盟之前,可见那时这一带居民是缺乏安全保障的。
当时更有不法分子乘机而动,为害人民,这种情况,甚至为当时的统治者所不容,《辽史·圣宗纪》四记载,“统和十三年三月戊辰,武清县百余人人宋境剽掠,命诛之,还其所获人畜财物。”农民离不开土地,他们既不能逃亡,便须寻求安全办法。《长编》记载了宋真宗说的一句话:“拒马河去雄州四十余里,颇有两地输租民户。”(卷59)这只是暂求苟安的办法,而且对于不法分子不起作用,更为积极有效的办法则为组织自卫队伍,作武力保卫,开掘地道以隐藏武器、粮食和老弱妇孺等,正是居民自卫的手段之一,也是当时人们力所能及而且必须做到的。从已经掘开的地道看,实不足以隐藏大兵团,起不了国家防线的重大作用,而作为居民自卫的设置,便绰有余裕了。
这项古迹虽然不是宋辽两军对阵的遗物,而实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这是人民自求保全的斗争遗迹,可以看到人民群众在困难处境中努力自救的事实。其事不为史书所记载,而保存了具体实物,其历史价值自是一般史书所不能比拟的。
当初考察参观时,颇以其原委难明,曾即兴写了一首小诗:“散处京南地道群,千年遗迹默无闻。时逢开放方推重,地介宋辽争夺殷。试掘残存坑巷道,犹知何所隐防军。我来欲作清源探,四顾茫然日已曛。”现在是否真的探明了“清源”,也许还有人不同意,但在我心中已不再有“茫然”之感了。
(《北京日报》《文史》副刊18期,1994年4月12日,第7版;《史家谈古论今》)
作者简介:王树民(1911—2004),字逸民,号曙庵,笔名立人等。生于清末顺天府武清县(今天津市武清区)小王堡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籍文安,为孝子王原之后。1929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文预科。1931年8月,升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受顾颉刚影响很大,与杨向奎、胡厚宣、张政烺等组织潜社,出版《史学论丛》。自1937年至1951年先后在陕甘青巴蜀等十三个单位工作,主要从事文教、编辑、史地研究。建国后,担任河北天津师范学院史地系教师、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后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等职 。编撰《中国史学史纲要》《史部要籍解题》 《廿二史札记校证》 等近二十部论著,在中国古代史、史学史和古籍整理、历史文献研究、史学理论等贡献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