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下都(位于今河北省的易县)是战国时燕国的都城,随着燕国的灭亡,燕下都曾经的繁华、过往的战争都早已如烟,这里也几乎被世人遗忘。谁知,2000多年后的一天,这里的平静忽然被打破,数万颗不知从何而来的累累人头骨在此惊现,这无比骇人的场景究竟是因何而发生?这些没有躯体的头骨究竟是谁留下的?这里曾经上演了怎样悲壮的历史片段?逝去的往事又被一幕一幕地揭开了。

燕下都惊现“人头墩”

战国时期风云激荡,留下无数慷慨悲歌的故事,燕下都也留下无数传说。燕昭王筑黄金台广招天下贤士就是在这里,燕太子丹为远赴秦国刺杀秦王的勇士荆轲壮行的悲壮一幕也是发生在这里。


(资料图片)

今天,这里的遗址在被逐渐发掘出来之后,还有更恐怖的神秘事物在等着人们呢!

在燕下都的遗址内最引人注目的是立着的10多个高大的夯土墩台。它们都是高约10米、直径达几十米的圆形夯土墩台,大约每隔60~100米一座。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些夯土墩台虽有众多猜测,但并不清楚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

生活在这些夯土墩台附近的居民经常会在这里发现一些人头骨的遗骸,这无疑让此地变得神秘而可怕。依据此地发现的线索,相关文物专家经过慎重考虑后,对其中的两个土墩台进行了考古发掘,结果惊人的场面出现了:在挖掘的探方中发现了多达上千的人头骨,夯土墩台竟是可怕的“人头墩”,即“人头骨丛葬墓”。

经过考古探测,发掘的每个“人头墩”里,葬有人头骸骨的面积有300平方米左右,有人头骨2000多个,照此推算,这十余个“人头墩”中竟有三四万颗之多的人头骨。在发现的人头骨中,部分人头骨有着明显的被砍杀过的痕迹,甚至有的人头骨上还插着青铜箭头。经鉴定,这些人头骨的残骸大都属于约2000年前的二三十岁的青年男性。

数万头颅被埋葬于此,2000多年前的此处一定发生过重大的事件,但让人不解的是,史上却没有有关此事的任何记载。不过,历史总会留下让人可供研究的蛛丝马迹,不难猜测的是,在墓穴中能够发现数量如此之巨的没有身体的人头骨,极有可能是在当时的燕国曾经发生过什么大型纷争。

战败国敌兵的万人坑?

战国时期有一种惯例,在战争结束后,战胜国一方会将战败国一方阵亡的尸体堆积于大路的两侧,然后将其覆土夯实,这在当时叫“京观”,又叫“武军”,用以夸耀战胜国的武功。战争的胜利方还会将敌国兵士的首级带回本国以示炫耀,然后再将其埋葬于本国。“人头墩”里的万余头骨会不会就是燕国胜利后带回的敌国兵士的头颅呢?

通过对土墩的测定,专家们将其年代定位为战国的中后期,即大约从公元前351年到公元前300年这一段时间。那在这一段时间内,燕国与他国有没有发生战事呢?经查证,这50余年内,燕国虽然与齐国、赵国等当时的大国都曾发生军事冲突,但是却没有找到有伤亡过万的记载。

在史书上能够找到的,既时间相近、又与敌国头颅有关的史事是乐毅伐齐之事。当时乐毅讨伐齐国取得大胜之后,从战场上带回了许多齐国兵士头颅,并将其在燕国境内埋葬。从对“人头墩”的考古发现来看,这些人头骨是被简单地随意堆放在一起的,而且多有明显的战争创伤和曾经被夯实过的痕迹。从这些迹象来看,这些头颅很可能是战败国兵士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与“人头墩”头骨吻合的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与“人头墩”形成的时间有所偏差,乐毅取胜回国是在公元前284年,而“人头墩”应该是在此之前夯筑的。而且乐毅虽然带回燕国众多齐国兵士头颅,但远未至万余。

疑似燕国内乱者头颅

既然不是战败国兵士的头颅,那这数万头颅究竟是什么人的?其实,相较与战败国兵士头颅的猜测,这些头颅可能是燕国被镇压的内乱者的可能性更大。史料中曾记载过一次燕国国内的政治动乱——“子之之乱”。此次动乱中的死亡人数与“人头墩”中头颅的数目大体相当。

“子之之乱”是燕国国相子之与太子平之间爆发的一场争夺王权的斗争。燕王姬哙三年(公元前318年),燕王仿效尧舜的禅让之法将王位让给了国相姬子之。此举使太子姬平大为不满,于是就于公元前315年勾结大将市被发动了内乱,结果兵败被杀。史书是这样描述这场燕国内乱的:“因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

在这次内乱中,兵败战死的一方,被胜利者割下头颅祭献上天,历史记载,这种做法是战国时期的风俗,“人头墩”中数万头颅正好是对此风俗的一份佐证。从时间、事件和死亡人数等种种分析来看,“人头墩”中的万人头骨极有可能就是此次叛乱中死去的人的了。

不过,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疑点的,比如:数万头颅的躯体葬于何处,还有待深入查证;对数万同族分尸裂首之事,其血腥实为史上罕见,是否属实有待考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