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0月,冯玉祥(1882—1948)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推翻了声名狼藉的直系政府,然后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国事。孙中山历来同情人民的疾苦,痛恨军阀混战、封建割据,因此不放弃一线和平统一中国的希望,慨然答应所请。这时,孙中山的健康状况已经很不好。11月13日,他偕宋庆龄等人在广州长堤天字码头起程北上。他和宋庆龄结婚近十年,无论在生活上和工作上,他们都是密切不可分离的。
(资料图)
^
1924年12月4日,孙中山、宋庆龄抵天津时在船上合影
当时中国局势复杂严峻,一路上充满艰难险阻,为此他们选择了广州—香港—上海—神户—天津—北京的路线。24日下午到达日本神户港,停留了一个星期。在此期间,孙中山会见了日本友人、当地的国民党人和旅日华侨,宋庆龄则应邀到神户第一高等女子学校作演说。
28日下午,孙中山陪同宋庆龄到达该校时,受到校长本田须磨子及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近千名女学生把礼堂挤得满满的,座无虚席,还有不少人站着。
孙中山和宋庆龄同时走上讲坛。孙中山首先讲话:“我希望在将来,地处亚洲的中日两国将为确保东洋而充分携手合作。我希望得到日本全体国民各位的援助。”接着,宋庆龄用自然、流畅的英语,发表了关于妇女运动的演说。
她在演说中首先指出:“妇女地位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尺度。当今世界上,只有意识到这点的民族,才能成其为伟大的民族。我高兴地发现,日本妇女积极关心与其日常生活有关的事情,以及有关国家的公共福利事业。中国妇女正同你们并肩战斗,去推倒歧视妇女的古老围墙——反对妇女参与公共事务。”她又说,“我们妇女对正义的要求,并不限于在某些欧美国家,这种要求正成为强大的世界运动。印度、土耳其、埃及和波斯的妇女也开始起来维护她们的权利。今天,在库尔特斯坦山区的广阔版图上,有一位妇女当了总统;在土耳其,妇女当上了教育部长。妇女无意于那类政治荣誉,但必须参与妇女界的、社会的、会民的以及工业的福利活动,必须争取与妇女和儿童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的发言权。”
^
1924年11月28日,宋庆龄在日本神户第一高等女子学校进行演说。孙中山坐在其右后方
接着,她满怀信心地表示:“不论是种族和信仰,没有任何东西比共同的利益更能把人们维系在一起,因为这种共同的利益是为正义而斗争。我恳切呼吁:东方和西方的妇女,为改造世界而联合起来!联合起来要求普遍裁军,废除歧视政策,废除不平等条约。我们妇女必定会取得成功。”
宋庆龄这篇着重讲述提高妇女政治地位重要性的演说,是继她1913年写的第一篇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后,11年来研究妇女解放问题的新成果。那时她正在美国威斯利安女子学院读书,文章的题目是《现代中国妇女》,发表在该院院刊《威斯利安》1913年4月号上。文章从1907年中国开始招考赴美留学的女学生一事入手,论证了女孩子的智力并不比男孩子差,要提高人类中占半数的男子,不能不同时提高人类的另一半(妇女)。她表示深信:“用不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中国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发达的国家,而其妇女将与男人并驾齐驱。”文章还阐述了妇女要获得与男人平等权利,不能等待别人的恩赐,而必须靠自己的工作和斗争去争取;尤其是那些在外国留过学的妇女,她们不应该使自己成为性格孤傲的知识贵族,而应该进入社会为民众谋取福利。
^
1912年,宋庆龄(右)在美国威斯利安女子学院与同学合影
此后,研究妇女解放问题,推进妇女解放运动,成为宋庆龄一生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也因此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妇女解放运动的活动家和领袖,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宋庆龄这次在神户的演说,受到广泛重视,当时日本的各大报纸均作了报道。在日本很有影响的《大阪每日新闻》认为:它是“世界妇女日益觉醒的有力证明”。57年后(即1981年)担任神户高校同学会副会长的岛越文子,当年就曾在现场亲耳聆听过宋庆龄的演说。她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演讲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宋庆龄是一位坚强的人、高尚的人,讲话稳重,我们对她非常尊敬。
这次演说对宋庆龄本人来说,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是一块里程碑。它是宋庆龄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公开发表政治演说,表明经过孙中山十年来的帮助和锻炼,她已经克服腼腆和稚嫩,具备了政治家的品性,结束了如她自己所说的“学徒”生活,可以独立工作、独立战斗了。而在此之前,孙中山发表演说时,她总是在他身旁默默地听着,只是偶然讲几句话,即便是这样,她每次都会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压力山大。有人这样记述:每次公开露面之后,由于腼腆和无经验,“她常因感情激动而精疲力尽,不得不休息几天以恢复体力”。
^
孙中山为神户第一高等女子学校题词“天下为公”
宋庆龄演说后,孙中山为神户第一高等女子学校题写了“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作为留念。这张题字被该校视为珍贵藏品,精工装裱后妥为保存,战争时期还被运送到农村安全地区保存,现在悬挂在学校纪念室里,被列为神户县的重要文物之一。旅日华侨对它尤为珍视,还特地将其刻成石碑,竖立在孙中山和宋庆龄那次演讲后参观过的“移情阁”中,供人参观。
“移情阁”是一幢风格独特的建筑,为三层八角形的楼房,屋顶呈尖塔状,坐落在神户海岸松林环抱的舞子风景区。它是国民党老人、爱国华侨吴锦堂为寄托“望乡”之情而建造的别墅。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日本时,吴锦堂曾在这里接待过他。这次神户之行,孙中山和宋庆龄又专门来看望吴锦堂,参观“移情阁”。1984年11月,经过修复后的“移情阁”正式成为孙中山纪念馆,纪念馆里陈列了孙中山和宋庆龄的著作、照片和文物,供人参观。
- END -
责编 丨 叶筱
美编 丨 黎珊
复审 丨 楚文
转载请注明:“文史博览”(wsbl1960)微信公众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 想要投稿
或者直接给我们微信后台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