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古装电视剧或一些历史题材的小说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句话:“后宫不得干政。”这句话很好理解,主要是指后宫的太后、嫔妃等主要成员,在朝政大事上没有参与和决策的权力。实际上,这句话不是从封建时代一开始就有的。
比如商朝武丁的妻子妇好是个将军,她不仅参与朝政,还带兵打仗,开疆拓土,享受食邑;汉朝吕雉、窦太后、王政君等一众太后,她们儿子当上皇帝后,自己权力滔天,纷纷加封母族,坐大外戚势力;隋朝独孤皇后更是能干无比,和杨坚一起打天下;以及唐朝武则天不仅辅佐李治处理政事,更是成为一代女皇,李唐天下差点改姓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些事实面前,“后宫不得干政”犹如一句摆设。
那么,为什么后宫不得干政呢?这个“说法”和“举措”,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02
关于“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由于商纣王无比宠爱妲己,不仅举全国之力宠着她,就连朝政上的事,都非常尊重她的意见。比如炮烙之刑,就是妲己发明出来让商纣王使用的。在商纣王触及原始祭司、贵族等利益的情况下,西岐崛起,周武王带兵讨伐商纣。
《尚书·周书》中有一节《牧誓》,是周武王伐纣的誓词,其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意思就是母鸡早早晨打鸣,取代了公鸡的职责,那么这个家早晚要完蛋。显然周武王以这句话来暗讽妲己的参与朝政。当然,这也是“牝鸡司晨”这个成语的由来,用来表示女性掌权,国家就会灭亡。
即便是西周有了这样的说法,也并没有按照“后宫不得干政”执行。
其中最明显的“反面教材”,就是汉朝。纵观整个汉朝,西汉的主要问题是后宫太后干涉朝政,东汉主要问题是外戚以及宦官掌权。
从刘邦建汉开始说起,第一位“后宫干政”的就是吕雉。吕雉是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为汉朝的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在朝堂中也有十足的威信。刘邦驾崩,刘盈登基却势弱,权力不可避免地就落到吕雉手里。尤其是刘盈还不争气,后期吕雉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决策来处理朝政,选下一任接班人。当然,她的政治天赋很高,做出无数对汉朝发展有利的贡献,即便如此,她的后代仍旧以她作为“反例”来警醒自己。
之后就是汉文帝皇后窦漪房,她儿子刘启登基,汉朝崇尚以孝治天下,凡事决策儿子也要看她三分薄面,她就成了全天下地位最高的人。到了她孙子刘彻登基后,窦太后仍然权力很大,垂帘听政,甚至在朝政上与汉武帝意见相反,产生无数政治矛盾。
也正是到了汉武帝,“后宫不得干政”的意识才得到了重视。
有先前吕雉掌权的先例,再加上自己祖母窦漪房垂帘听政,在自己登基早期处处掣肘,他意识到太后权力大是极其不利于加强皇权的。于是就有了他选继承人时,去母留子——将皇位传给刘弗陵,却要赐死其生母。
03
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是怕“子少母壮”,怕外戚势力坐大而威胁到皇帝的权力,其根本用意,还是提防后宫干政。
细数汉朝的每一任皇后,大多在她们儿子登基为帝、掌权之后,都厚封了自家人,不管她们是窦漪房、王娡还是王政君。因为这些后妃与太后,本身就是朝廷与外戚的“连接与桥梁”,倘若她们干涉朝政,或权力在握,外戚壮大就是必然。
往后的许多皇帝,重视起了“后宫不得干政”这条规定,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后宫干政的危害。比如窦漪房更偏爱小儿子梁王刘武,即便是刘启已经登基,她仍然没有尺度地偏爱,什么好东西都要留给小儿子,就连刘启的皇位,她甚至都想让小儿子来坐,而她的这种煽动,也让原本没有这种想法的梁王内心蠢蠢欲动。像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因为太后的一己私欲或想法,引起国家动乱。
假如干涉朝政的后妃有政治才能,那对国家来说是好事;若是无才无德(毕竟有许多后妃出身平民,也有许多没有受到良好教育),仅仅是依靠儿子登基就母凭子贵,之后再借助“孝”的名义掌控朝政,那对于天下来说,就是不幸了。
04
更何况,“后宫女子不得干政”这个规定,真正得以落实,与儒家思想文化被奉为主流思想离不开关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新儒学,提出“三纲五常”,其中“三纲”便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随着宋明理学的提出与完善,“三从四德”这些思想文化对女性的约束越来越强,女子社会地位越来越低,甚至失去了“人”的主权,成为男性附属品。
“皇后也能是二婚女”这种情况,能在汉唐出现,在宋明却不能出现了。
05
当然,对于相对较为和平的朝代,为了确保皇权能够稳固传承,“后宫不得干政”就会被拿出来用。
如果是乱世呢?面对朝代更迭,往往更需要依靠外戚的力量,“后宫不得干政”这个规定也不再“硬性”。
比如刘邦任用吕家人,依靠吕家军;杨坚夺权开创隋朝,也离不开独孤皇后的助力。长孙皇后常常以委婉的方式,给太宗李世民谏言,他也从未责怪过长孙皇后干涉朝政;朱元璋的“糟糠之妻”马皇后,更是作为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帮他出谋划策……
说到底,“后宫不得干涉朝政”这条规定,不过是为了巩固皇权罢了。
只要保证皇权高度集中,国家才会稳定,更便于统治,才不会引起统治阶层或国家内乱。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参考资料:《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