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一对矛盾且纠缠不清的关系,管理者要想成功就离不开“知人善任”,但同时往往免不了“妒贤忌能”,最后“兔死狗烹、自毁长城”;被管理者则需要依附于管理者才能建功扬名,但之后往往难以全身保名。历史上能够建立显赫功名的很多,能够全身保家的却只有少数几人,其中就有今天要说的故事的主人公,他就是战国名将乐毅。
三国中“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他的主要事迹就是“助燕昭王战败齐国”。一战功成之后,因被新的燕王猜忌,就逃到赵国。
此时燕军又被齐军打败,燕王后悔,就派人责备乐毅,并表达歉意,还想招其回燕。就说“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将军弃燕奔赵,何以报先王对将军的知遇这恩呢?”
(相关资料图)
乐毅回信拒绝回燕,信中的话完全遵从他说的:“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的原则,言辞委婉得体,不卑不亢。
然后,逐步说明燕王对他的责备。先称赞先王能识人用人:“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对我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故受命而不辞。”说明先王用我的过程。
“后受命用事于齐,大胜之,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说明先王封我的用意。
进一步称赞先王的德行可以为后世学习典范“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先王之遗诏皆可教于后世。”其实是反讽燕王,才继位就改变先王的策略,才导致当前的后果。
又说“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以伍子胥与吴先王阖闾、夫差的不同作法,导致了吴国先得以兴,后导致败亡的结果;而伍子胥也没有察觉到两位国王的不同气量,导致身死的下场,来比喻自己与前后两任燕王的关系。说明我回到赵国,一是因为你燕王变了,二是“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就是我保身不死,才能够彰显先王的德义,这是我处理此事的上策。如果我遭受了诋毁和错误的处置,是毁害先王的美名,这是我所恐惧的。
古人皆重孝道和祖先,维护先人之名,是重要责任,因此,乐毅此理一出,燕王则无可辩驳了。最后说,虽然你对我如此,但我顾念先王的德义,也不会让赵攻燕的。全文围绕维护先王之名进行解释,对反驳燕王以先王之名对乐毅的责备,一如其用兵之法,直击敌方弱点,令无法反击。
燕国一直名声不显,是较弱的国家。公元前314年,乘燕国内乱,齐国攻下燕国,并杀燕王哙;后燕太子平继位,是为燕昭王,立郭槐为相。日夜以报齐雪耻为事。爱护民众,与士卒同甘苦。昭王听从郭槐“千金买马骨”的策略,特为郭隗筑宫,执弟子之礼。又于易水之旁,筑起高台,积黄金于台上,名曰招贤台,亦曰黄金台。于是燕王好士的名声,传布远近。四方豪杰,归者如市。
乐毅是赵人,自幼好兵法,在赵国主父的沙丘之乱时,全族避祸至魏国,魏昭王不能重用。听说燕昭王招纳贤士,便入燕国,昭王尊其为亚卿。
此时,齐国强盛,昭王韬光养晦,待时而动。直到齐湣王逐孟尝君,恣行狂暴,百姓不堪忍受,诸侯皆不满其侵伐;就与乐毅商议复仇计划,乐毅说:“齐地大人众,军队强盛,我们不可独自攻打,应联合其他诸侯,燕与赵关系密切,赵国同意,则韩国也会同意;而孟尝君被齐逐出之后,在魏国为相,所以魏国也会同意出兵,这样就可以攻打齐国了。”
于是,乐毅去赵国,剧辛去魏国。乐毅在赵国遇到刚好来访的秦使,秦国也乐意一起出兵攻齐,于是燕王悉起国中精锐,使乐毅率领,并号为乐上将军。秦将白起,赵将廉颇,韩将暴鸢,魏将晋鄙,各率一军,进攻齐国。与齐军大战于济水之西,齐军大败。乐毅率燕军,长驱深入,齐城皆望风而溃,势如破竹,六个月攻下齐地共七十余城。尽收取齐之财物祭器,并查旧日燕国重器前被齐掠者,俱归燕国。燕昭王大悦,亲至济上,大犒三军,封乐毅于昌国,号昌国君。到此,乐毅可谓功业盖世,功成名就了。
燕国大夫骑劫就想要抢功劳,与太子关系好,就向太子进谗言,说乐毅统大军想自立为王。太子告诉了燕昭王,反被斥责,并挨了打。昭王还派人安慰乐毅,并加封为齐王。不久昭王去世,太子继位,是为燕惠王,齐国乘此时,在燕国散布谣言“乐毅长时间不灭齐,就是为了自立。”惠王怀疑乐毅很长时间了,这时听到流言与骑劫说的一致,便相信了。就使骑劫替换乐毅,召毅归国。毅恐见诛,就逃回了赵国。赵王封乐毅于观津,号望诸君。
骑劫为将以后,齐国使用各种策略激起军民的复仇精神,弱化燕军的防备,然后突然袭击,大败燕军,骑劫战死。齐国已降的七十余城,听说燕军战败,就叛燕归齐,燕惠王自骑劫兵败,方知乐毅之贤,悔之无及。
于是就有了前文的《乐毅报燕王书》,燕王恐赵用乐毅以图燕,乃复以毅子乐间,袭封昌国君。毅从弟乐乘为将军,并贵重之。毅遂合燕、赵之好,往来其间。
通过这则普通的书信,了解信背后的故事,让人深思,为管理者应如何用人,而为人才者,不但要建立功劳,更要学会察知危机,保全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