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青睐刘备的理由,人们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理解。有的认为诸葛亮被刘备的有些苍白的英雄本色所感染,有的说刘备能给诸葛亮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还有的还说诸葛亮有什么不良图谋……不一而足!

近来,作者再读《三国志 诸葛亮传》,突然觉得,诸葛亮投靠刘备,好像是为了实现一种政治理想。如果倒着捋一捋诸葛亮的行为,这个答案似乎可以存在。

诸葛亮(右)与刘备(剧照)

刘备在世时,诸葛亮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目的也不算明确。谨遵刘备遗训,辅佐蜀汉的第二代帝王刘禅时,诸葛亮得以火力全开。

大权在握——丞相兼录尚书事,包揽了蜀汉的全部政务、军务。

不管是国家政略的制定实施,人才的选用、官员的任命,还是军备征战等,诸葛亮都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责任,主动办理,从不跟刘禅客气。

对此,刘禅曾明明白白地说,蜀国是“政由葛氏,祭由寡人”。也就是说,皇帝刘禅主要负责祭天拜地的活动,其它的一概不管,或者管不着。

换言之,刘禅这个帝王没有什么实权,是个高高在上的符号!

刘禅(剧照)

有时,诸葛亮还郑重地提醒刘禅:“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语出《出师表》)。

不管是在你刘禅的皇宫之中,还是在我诸葛亮的丞相府中,规矩都应该是一样的。表扬奖励也罢,批评惩处也罢,不能有什么不同。

诸葛亮竟然把他的“丞相府”,与刘禅的“皇宫”等同起来了!

这样看来,蜀汉的真正当家人,似乎是没有坐在龙椅上的诸葛亮,而不是刘备托孤的刘禅。这不是典型的大逆不道吗?这不是谋朝篡位的先兆吗?

可是,整个蜀汉王朝几乎没有人这么想,这么看诸葛亮!玄机何在?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解疑释惑。

其一,竭诚侍君。诸葛亮虽然手握大权,但非常尊重刘禅,对他没有任何的非礼之处。

诸葛亮与刘禅(剧照)

该磕头时,就磕头;该请示汇报时,就请示汇报。朝堂之上,他规矩得很,从不越雷池一步,从不给刘禅脸色看,毕恭毕敬。

其二,任人唯贤。在敏感的人事问题上,大家觉得诸葛亮做得很好。他既重用四川本地人(“荆州派”),如陈震、蒋琬等;也重用非四川籍的“东州人”(主要指关中、南阳一带的人),如费祎、董允等。

纵观整个王朝的重要部门、岗位,不见诸葛亮家人的踪影。不论是诸葛亮的子孙,还是他的亲朋好友。

其三,征战有方。诸葛亮五次率军北伐曹魏,有得有失,但瑕不掩瑜。

以一个偏居一隅的小国,打得经济、军事都比自己强大的魏国龟缩防守,而且没有给百姓增加太大的经济负担。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治军、征战才能是不可小觑的。

诸葛亮北伐曹魏(剧照)

其四,联盟东吴。东吴、蜀汉之间有着复杂酸楚的情感。如果没有孙权、刘备联手大胜曹操于赤壁,就没有刘备的立足之地。但是,关羽、刘备的相继败亡,都拜东吴所赐。

先主刘备辞世后,蜀汉、东吴两国的关系一时间难以融通。可是,不管怎样,有一个事实却不容忽视。那就是,两家联合,曹魏难以攻破其中一家;两家分离,任何一家随时都有被灭亡的危险。

鉴于此,诸葛亮力排众议,恢复了“孙刘联盟”,并使之持续了数十年。期间,东吴多次助力蜀汉北伐曹魏的战争。

其五,奖罚分明。在功过奖惩上,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诸葛亮历来严格落实朝廷的规章制度,一向秉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

如,第一次北伐因马谡失守街亭而败北后,诸葛亮并没有因马谡曾一度深受自己的器重,而徇私枉法。

诸葛亮斩马谡(画作)

对马谡秉公处置,依法论罪后,诸葛亮立即上书刘禅,承认自己的用人不当,自请贬官三级。直到第三次北伐,夺占武都、阴平二郡之后,他才因军功官复原职。

如此一来,诸葛亮赢得了蜀汉朝野的共识——“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

国家政权的这种运行方式,就是西汉初期的“儒法并重”、“霸王道杂之”的“君相体制”。

它有着两大突出的特点:一是,君王高高在上,代表着国家;基本不钳制“相权”,不干涉国家政务运行。

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操控政府、独立行政,并矢志不渝地忠诚、拥戴帝王。

蜀汉丞相诸葛亮(画作)

后随着汉武帝刘彻的重皇权、轻相权,这种“君相体制”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到了东汉,更是杂糅进了地方豪强势力,变得非驴非马。因此,诸葛亮口中的“复兴汉室”,指的是复兴“西汉”,而非“东汉”。

故而,对豪强大族都有着很大程度依赖的曹操、孙权,自然不是诸葛亮心目中理想的政权首脑。

有着雄心壮志的刘备,虽然投东靠西,颠沛流离,但他的背后没有豪强的身影。这种情况,利于诸葛亮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西汉初期的“君相体制”!

因此,在荆州士族圈层混得风生水起的诸葛亮,既没有出仕徒有其表的刘表,也没有像胞兄诸葛瑾那样投身东吴,更没有像族兄诸葛诞那样效力曹魏。

直到刘备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诸葛亮才心甘情愿地出山。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主要参考文献:《三国志》、《三国史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