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服饰的发展有独特的一面。比如在百姓都穿长袍,士兵都穿铠甲的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学习胡人的服饰,让士兵穿上胡服进行作战,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在后来的发展中,百姓们的服饰也经历了大的改变,保守的衣服在唐朝变得开放,到了封闭的清朝,大家的穿着也变得保守了。
就像电视剧《甄嬛传》中,妃子们无论何时,脖子里总是围着一条白色的布条,就像围巾一样,这是个什么东西呢?其实这条白布大有讲究,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方便皇帝,这有什么说法呢?首先,我们看一下这条白布的起源和发展。
“白布条”从何而来
实际上这个“白布条”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它叫做“龙华”,这个名字是满清入关之后取的,因为带走浓厚的汉文化色彩。龙华本身却不是汉族的发明,它是由满族人从草原带来的。满清最早在关外生活,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女性的皮肤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当时满族的服饰是没有衣领的。
所以,龙华这种东西应运而生,刚开始就是简单地用一条白布裹在脖子里,当然不能用棉的,而要用丝绸,因为丝绸戴在脖子里有清凉的感觉。如果到了冬天,丝绸的龙华就会被换成一条毛茸茸的龙华,从而起到保暖的作用,一条龙华,一举两得。
后来随着清朝入主中原,龙华也被带到了中原地区,当时不仅皇室的妃子会佩戴龙华,就连王爷或者朝中大臣家中的妻妾都会佩戴,只不过皇家的龙华肯定要比其他人的华丽。那么同样是一条白布条,怎么会有华丽和朴素之分呢?
龙华代表地位
在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各阶级之间等级森严,这点在服饰方面表现很明显。地位不同的大臣的衣服和帽子都有很大不同,当然以皇帝的最尊贵。后宫里更是,比如我们看《甄嬛传》中后宫的妃子都有长长的指甲,看起来比今天的女孩子做的美甲还要华丽。
其实当时妃子们做指甲也是有讲究的,地位低一等,指甲就要短一些,而且上面的装饰品也要少一些,我们现在看慈禧太后的照片就会发现,慈禧的指甲很长,而且上面镶嵌了很多奇珍异宝,这不仅是慈禧的个人爱好,同时也象征着当时慈禧至高无上的地位。
那么同样的,龙华也是如此,入关前的满清女子戴龙华,实用性大于美观性,只要冬天保暖夏天护肤就行了,随着入关后接触汉文化,她们便觉得龙华可以戴的美观大方,于是这一传统就被保留了下来。但为了彰显不同的身份地位,每个嫔妃之间的龙华也不一样。
皇后的龙华一般为黄色丝绸,而且上面还有刺绣,中间是一朵代表着自己地位的牡丹花,周围还要绣几朵小花,比如梅花,这几朵小花簇拥着牡丹,除了代表自己后宫之主的地位,同时也显示出了其他妃子要对自己言听计从的森严的后宫等级。
越往下,妃子的龙华会越来越朴素,到最末的,刚入宫的妃子就只能戴一条白布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甄嬛传》中的华妃,她的原型就是年羹尧的妹妹年氏,后来称年妃。电视剧中的华妃和皇后处处作对,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华妃经常佩戴一条白色绣有大块黄色花印的龙华。
这条龙华第一眼就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其实这也暗示了华妃在后宫的地位,可以看出导演的用心。当然除了皇后和妃子,作为一国之母的太后的龙华自然更加与众不同,无论是从选材还是制作,太后的龙华都是最高标准,而且上面会有很多美好寓意的刺绣,这点我们如今看慈禧的老照片就可以发现。那么为什么说妃子的龙华是为了方便皇帝呢?
龙华给皇帝带来方便
龙华首先的好处就是直观的好看了。不管是宫女还是妃嫔甚至是皇后,都是为了伺候皇帝,所以博得皇帝的欢心是首要前提,如果脸蛋漂亮,衣服华丽,再加上一条龙华,会使人看起来有种整洁的美感,以此来让自己在众妃子当中脱颖而出。这也让当时很多人在自己的龙华上下功夫,许多精美的龙华应运而生。
其次就是方便皇帝辨认。我们常说皇帝的后宫有佳丽三千,虽然清朝皇帝的后宫并没有这么多佳丽,可是数量也不少了。加上清朝有祖训,皇帝每天要做的是固定的,所以他们根本没时间认下每个妃子。这时,龙华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
当时皇帝要宠幸哪个妃子并不是他自己说了算,因为清朝的妃子一般背后都有一个大家族,皇帝在不知道这个背景的前提下不会轻易宠幸一个妃子,所以他只要认出龙华即可。就算他不知道这个妃子是谁,可是通过龙华他就会知道地位高低,从而就能够正确地称呼对方,并且决定要不要宠幸这个妃子了。
所以说龙华从最早满族在关在游牧时产生,到后来带进紫禁城,这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龙华本身也从实用变成了装饰,最初只是为了防晒,最后变成了地位的象征。看似这是一种进步,其实是失去了事物的本身作用,将其变成一种践踏人权的工具罢了。
结语
清朝的等级制度很明显,不仅仅体现在龙华上,还有诸多方面,虽然各个朝代的皇室成员在服饰礼仪方面都有区别,可是像清朝这样严酷的等级制度实属少见。其实这就是清政府想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种手段,目的就是让大家觉得自己就是这个等级的人,从而不敢去多想什么,这种剥削的思想侵略如今已成为历史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