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发源自长白山,向南注入黄海,它和图们江一道构成了中朝边界。鸭绿江和图们江西北岸是中国东北,东南岸现属于朝鲜。但在600多年前,高丽或朝鲜王朝的势力还未将江东地区完全收入囊中。两国边界还离江几百里以外。
女真旧地——鸭绿江东岸
鸭绿江-图们江流域,在辽代,就是女真民族居住的地方,辽人称之为鸭绿江女真或长白山女真,设有鸭绿江女真大王府,统管两岸女真民族。辽国和高丽的边界,还在今天朝鲜平安北道一线,朝鲜北方的重要城市新义州,当时称为保州,还是辽国的城池。
上图_ 保州 (辽代保州(今朝鲜新义州))
金代,金太宗把保州赐给高丽,金丽边界为保州到定州(今朝鲜定平)一线,高丽在此修筑“千里长城”划分疆界。在鸭绿江东,千里长城以北的广大区域,则布置着金国的猛安谋克。1936年,在朝鲜平安北道,就发掘出一枚官印,刻着“黄蠢谋克之印”,背面署有年号“大定九年九月少府监造”。
到了元代,在蒙古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元丽边界南移到慈悲岭(今朝鲜黄海北道岜岭)-铁岭(今朝鲜咸镜南道和江原道交界处)一线。鸭绿江东岸的朝鲜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属于元帝国的辽阳行省,其地也“为女真所居”。元政府在此设有东宁府(原在今朝鲜平壤,后迁至鸭绿江流域浑江一带),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金野郡)、合兰府(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县)等机构。朝鲜王国的太祖李成桂,就出生在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南),他的父亲李子春是大元的千户长,蒙古名叫吾鲁斯不花。
上图_ 征东行省(元朝)
高丽的“北进”
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把高丽国打得称臣纳贡,屈辱和亲,还成了元帝国挂名的“征东行省”。但是到了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把元朝搅得天翻地覆,大元国势倾颓。高丽国就开始了北进的大业,侵蚀大元的土地。
1356年,高丽恭愍王王颛趁中原板荡之际,分兵两路北进扩张。东路,由东北面兵马使柳仁雨率领,进攻双城。元万户李子春暗中投降高丽,和柳仁雨里应外合,夺下了双城总管府,归顺了高丽。
西路军,由西北面兵马使印珰率领,在扫荡鸭绿江东岸元朝据点之后,得寸进尺,渡过鸭绿江,进入辽东地区,攻破了婆娑府(今辽宁丹东九连城)等三站之地。元朝政府虽然已经北农民军搞得焦头烂额,但对高丽国无法无天的行为还是不能坐视不管。元庭谴使对高丽的军事行动进行严正的抗议交涉,并扬言发兵80万讨伐高丽。恭愍王吓坏了,就把印珰拿出来背锅。可怜的印珰就这样掉了脑袋,成了替罪羊。
上图_ 高丽向着鸭绿江的北扩
之后,高丽停止了东渡攻辽的行动。但是却对鸭绿江东岸的元朝领土加紧蚕食。1357年,高丽派万户金进驱逐士林、碧团的女真人,“抄南界人户以实之”,并在1368年设立了泥城万户府(今朝鲜平安北道昌城)。1356年,高丽征服秃鲁江女真,设立秃鲁江万户府,后改名江界万户府(今朝鲜江界)。高丽即以江界、泥城为殖民据点,在鸭绿江东岸,不停地驱逐镇压女真人,进行殖民扩张。
1369年,高丽派大将李成桂率骑兵5000人,步兵1万人,“自东北渝黄草岭,行六百余里至雪寒岭”攻取元朝的东宁府,元军战败投降,自此“东至皇城,北至东宁府,西至于海,南至鸭绿,为之一空。”高丽政权基本控制了鸭绿江-图们江东南的区域。
上图_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明设铁岭卫和李成桂的“威化岛回军”
朱元璋攻占大都,驱逐元帝以后,明军一路高歌猛进,进入东北边疆,接管元朝对东北的统治。朱元璋通过一面招抚当地女真少数民族,一面派兵驻扎设置卫所的方式,在东北建立新的统治秩序。
1387年,朱元璋在东北大部分已经稳固的情况下,计划接受原来元朝政府在鸭绿江东岸的土地,在朝鲜半岛北部原先元开元路的地方,设置了铁岭卫。并将此通报高丽:
“以铁岭以北,东、西之地,旧属开元。其土著军民女真、鞑靼、高丽人等,辽东就之;铁岭之南,旧属高丽,人民悉听本国管属。疆境既正,各安其守,不得有所侵越。”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显,铁岭(今朝鲜江原道和咸镜南道交界)以北,本来是元朝的土地,现在大明来了,这块就该我大明管。你们高丽国原来在铁岭以南,就在就在那好好呆着,咱俩各安其守,井水不犯河水。
这无非是叫高丽把吃进嘴里的鸭子给吐出来,人家自然死活不干。高丽国王王禑,先是百般抵赖,说这里“自来系是本国之地”。后来,当其得知明廷派军渡江之后,竟然宣布和明朝绝交,令“著大元冠服”,并“兴八道兵”准备和明军决战。
上图_ 李成桂(1335年-1408年),李朝开国之君
带兵征明的右统军使李成桂,头脑比较冷静,中国那么大,朝鲜那么小,哪里打得过?征明路上,正是雨季,淫雨霏霏,道路泥泞不堪,后勤困难。李成桂几次请示撤军,说征明四大不可:“以小逆大,一不可;夏月发兵,二不可;举国远征,倭趁其虚,三不可;时方暑雨,弓弩胶解,大军疾疫,四不可。”
但是李成桂的主张都被朝廷驳回。手握五万重兵的李成桂决定发动“兵谏”。李成桂从鸭绿江上的威化岛,调转矛头,反攻国内,一路攻占高丽首都开京(今朝鲜开城),囚禁权臣崔莹,废掉禑王,独揽大权。史称“威化岛回军”。
上图_ 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
铁岭卫的内迁和“恭顺”的李氏朝鲜
虽然高丽撤军结束了战争,但是朱元璋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将铁岭卫撤到鸭绿江以西,今天赵本山的老家的位置。
一是因为朱元璋认为“远邦小夷,固不宜与较”“为其自生衅端”。
二是因为北元的压力。蒙古残余势力退到漠北以后,仍然对中原虎视眈眈。明朝廷为避免两线作战,只得先放下高丽一端。
至于李成桂,他在威化岛回师之后,一步一步地清洗异己势力。1392年,李成桂终于废掉高丽昌王,建立了新的李氏王朝。李成桂登基之后,马上对明朝表示恭顺听命,说要事大明如事父,还请求朱元璋给他的新王朝定一个新名字。朱元璋说“东夷之号唯朝鲜之称最美,且其来远矣,宜更其国号曰朝鲜。”至此,“朝鲜”又成了半岛上国家的名称,史称“李氏朝鲜”。
上图_ 李氏朝鲜官员
李氏朝鲜,表面上对明朝恭恭敬敬,一口一个爹,但在领土问题上却寸土不让,不仅拒不退出北部原辽阳行省地区,还不断地制造事端,想要跨过鸭绿江来。1393年6月,朝鲜“遣其守边千户,招诱女真五百余人,潜渡鸭绿江,欲寇辽东。”由于辽东粮食供应困难,加上蒙古的威胁,朱元璋无法对朝鲜进行大规模的讨伐。只得修筑堡垒,加强戒备。
明成祖朱棣靖难夺位后,想要加强对东北的控制,试图招抚鸭绿江东的女真部落,恢复元代在朝鲜半岛北部疆土。朝鲜得知情况,派遣使者艺文管提学金瞻赴明交涉。
金瞻十分精明,他采用蒙和哄两种手法对付朱棣。一方面他利用《辽史》、《金史》上记载的缺漏,说:“考辽金地理志,则虚自明矣。”说鸭绿江东那些地盘“有史以来就是朝鲜的”。另外一方面,在大明皇帝皇帝面前装孙子,给朱棣戴高帽子。最后让朱棣觉得“朝鲜之地,亦朕度内,朕何争焉?”自此,明朝完全放弃对半岛北部的领土要求,中朝之间就基本确立了鸭绿江-图们江的江界。
上图_ 东北六镇是15世纪前半期朝鲜王朝在图们江南岸设立的6个军镇(庆源、会宁、钟城、庆兴、稳城、富宁)
设郡徙民,彻底朝鲜化
为了巩固对半岛北部的地区的统治,李氏朝鲜政府采取了两套并行方案,使其彻底地融入朝鲜。
一是设置堡垒城池,利用坚城要塞,对当地原著的女真人进行招抚或镇压。
14-15世纪,朝鲜在东北边境设立了东北六镇,在西北边境设立了西北四郡。女真土著或被清剿、或投降归顺,或逃亡辽东。到了明中后期,鸭绿江、图们江以东,基本就没有女真人的据点了。
二是采取移民手段,使之主要居民变成朝鲜族。
李成桂死后,即位的朝鲜世宗大王李芳远开始从朝鲜南部下三道,即忠清、庆尚、全罗道德居民大规模地强迁到北部。1433年11月的移民,就拉了2200户到东北的宁北镇和西北的庆源府,让他们“轻徭薄赋,且耕且戍,以厚其生”。大规模的“徙民”运动历经世宗、世祖、成宗、燕山君、中宗五代国君60多年的历程,彻底地让半岛北部朝鲜化了。
参考资料:
【1】《高丽末期的东西女真》 蒋秀松 黑龙江民族群刊 1994.3
【2】《明初铁岭卫设置与高丽关系述略》 姜阳 韩国学论文集 2007.1
【3】《朱元璋设置铁岭卫于鸭绿江东始末》 张杰 辽宁大学学报 2004.1
【4】《朝鲜前期“北拓”政策与“徙民”图们江、鸭绿江流域的过程》 孙春日 李秀玉 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1
【5】《15世纪中叶以来中朝鸭绿江与图们江界河形成的历史根源——以朝鲜王朝为中心》 刘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