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清明粿、准备祭祀物品、外出踏青……清明未至,和清明节相关的特色消费已经提前启动,“清明经济”效应日益显现。
清明特色食品热销
3月31日,记者在位于城中路的某蛋糕店内看到,红豆、芒果、肉松等多种口味的青团早已悄然上架,绿莹莹的模样令人垂涎欲滴。店内青团有2粒装和4粒装两种规格,依据不同口味和规格,售价在10元至30元不等。“青团属于清明节限定食品,这段时间也最好卖,每天能卖几十盒。”该店店员相告。
青团是油绿如玉、软糯绵韧的团子,口感独特。对多数江山人来说,在清明节食用以豆腐干、笋干、猪肉等为馅料的清明粿,是刻在骨子里的美食基因。
一大早,市区学府街上某豆腐店门前就排起了长龙,这些多是来买粿头的人。淘米、磨浆、压浆、蒸制……在后厨,制作粿头的过程井然有序,两名女工正娴熟地将压制后的米粉块掰成小块。“这样子上笼蒸的米粉会受热均匀些,也更节省时间,更容易蒸熟。”店主石女士介绍,今年是她和另两名小姐妹合伙卖粿头的第二年,她们从3月10日开工,一开始每天卖一百多公斤粿头,临近清明,每天能卖三四百公斤。
将蒸好的白粿头放入搅拌机器内,加上清洗后捣烂的艾草,转上三遍,出现的便是艾香扑鼻、青翠欲滴的绿粿头。排队的毛女士相告,她在前不久刚买了4公斤粿头,家里6口人,包好的清明粿没几天就吃得差不多了,这回打算再买5公斤粿头。“这家店卖的粿头口感不错,粳米和糯米的比例恰到好处,冷了也比较容易包清明粿。价格还算实惠,每公斤卖7元。”毛女士笑着说。
祭祀鲜花需求上涨
3月24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江山市关于2022年清明节期间暂停现场祭扫活动的通告”,为避免清明期间因集中祭扫活动引发输入性和聚集性疫情,市级公墓(曹家坞、木樨园)及骨灰存放处等殡葬服务机构,自当日起暂停市民群众现场祭扫活动。这对祭祀鲜花销量是否会产生影响?
昨日,在中山路的某花店外,记者正巧碰到要开车去外地批发菊花的店主王女士。“去年清明节,店里售出了5000支菊花。今年因为市级和部分村级公墓不允许群众现场祭扫,不敢一次性进购太多菊花,打算先进购1000支。”王女士说。
随着文明祭扫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选择用鲜花寄托哀思。“相比平日,菊花销量肯定是增长的。这几天,已经有一些顾客在微信上预订菊花了。今年黄菊和白菊的售价多是3元一支,价格普遍比去年高了20%。”王女士说,“除菊花外,近几年购买白玫瑰、白百合、白色马蹄莲的顾客也比较多,今年这些花价均有上涨。”
谈及祭祀鲜花价格上涨的原因,王女士告诉记者,主要受疫情影响,不少花农种花积极性降低,减少了花卉种植,花卉产量降低。加之清明节对菊花等祭祀鲜花的需求量较平日更大,供不应求,价格自然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