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是韩信和萧何之间关系的写照,韩信的成名归功于萧何的慧眼识珠,韩信的身亡也是归于萧何的用计。
韩信对萧何是感激且信任的,感激是因为萧何的举荐之恩,信任也是因为举荐之恩,也正因为这份信任,让他命丧黄泉。
韩信可能到死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死在萧何的手上,而萧何在韩信死后,看着韩信的遗体,只是冷冷地说了四个字,被人诟病至今。
到底是韩信太感性了,还是萧何太理性了?
未出名的韩信,一波三折
韩信也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就经历太多磨难,刚出生没几年,家里的顶梁柱,他的父亲就撒手人寰,丢下韩信和母亲。
在古代,男主外,女主内是正常的事情,因为时代的特殊性,女性在外不能算劳动力,所以韩信的母亲很难养活韩信。
所幸,父亲生前有一位玩得来的好友,这位好友看着韩信母子俩过得比较落魄,时不时接济一下他们,为韩信的母亲缓解了一下养家的压力,这样韩信才能勉强长大。
更幸运的事情,就是这位好友,还是个官宦世家,这当官的,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那肯定就是需要保镖,这位好友又恰好有个武功高强又会兵法的保镖。
于是,韩信从小就跟着这个保镖,不仅习得一身武功,还深入研究了兵法,从韩信后面的发展道路上来看,他把这些兵法融入了自己的风格,并且效果还不错。
本以为事情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没想到韩信的母亲染病去世来,没有亲人的韩信,只能完全依托这个陪伴自己长大的好友叔叔,打算老老实实地在好友叔叔身边,当一名侍卫。
但是叔叔却不这么认为,本是看着韩信长大的,所以韩信一身的本领,他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觉得韩信在他手底下干活,是大材小用了。
于是这位叔叔就想着法子让韩信在自己的工作上犯错,并且让韩信知难而退,然后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根据这位叔叔的计划,韩信如他的愿,被辞退了,并且在这位叔叔暗地里安排下,韩信来到了项梁的部队,这个项梁就是我们熟知的西楚霸王项羽的叔叔。
这还没等韩信大展身手,项梁就被对手给杀了,群龙无首之际,项羽接手了叔叔的部队,韩信也就跟着新主子手下干事,渐渐升到了郎中。
后来韩信帮助项羽打败秦军的进攻,本以为可以出人头地了,结果项羽根本不理会他,期间韩信还向项羽多次进言,但项羽依旧不把他放在眼里。
良禽择木而栖,韩信觉得自己在项羽这里没有任何发展前景,不如提前另谋出路,这样的想法一出,韩信果断离开项羽的阵营。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经典
韩信离开项羽后,思考过后,觉得跟着刘邦的军队混,最有前途,二话不说,投靠了刘邦。
韩信信誓旦旦地觉得自己能在刘邦的手下活得风生水起,但是韩信的能力引起了兵头的嫉妒,并且污蔑韩信是个叛徒,贩卖情报。
这个罪名并不是打几个板子就解决的,通敌罪是要人头落地的,韩信在即将被杀的时候,仰天大喊“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
韩信命不该绝,滕公夏侯婴听到了韩信的喊声,觉得这韩信气势不凡,定是人中龙凤,了解前因后果之后,把这个给手下穿小鞋的兵头处死了。
韩信死里逃生后,就直接在夏侯婴的手下做事,在和韩信的相处过程中,夏侯婴发现韩信确实是个人才,不仅熟读兵书,而且善于运用兵法,真是不可多得。
特别是在韩信杀出敌军重围后,把他解救下来,夏侯婴更是确定了自己的想法,随即就将韩信推荐给了萧何。
萧何在和韩信推演兵法的时候,对韩信称赞有加,萧何决定将韩信推荐给刘邦。
但是一开始刘邦和项羽一样,没有把韩信当一回事,只是让韩信担任治粟都尉,一个后勤职位,专门管理粮饷。
这对韩信来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明明身怀绝技,但是壮志难酬,之后就是心灰意冷,打算离开这个伤心地。
萧何听到韩信离去,什么也不顾,连刘邦也不管了,没有等天亮,直接趁着月色驾马去追韩信,从而成就了历史的经典。
从这里,我们思考一下萧何对韩信的情感,是惜才,还是友谊深藏。
个人认为都不是,因为韩信的能力高于自己,如果韩信到别的阵营,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刘邦赢了,自己也会凤凰腾达;但是刘邦输了,自己也会命丧黄泉。
韩信是一个筹码,一个能让刘邦赢买的筹码,但是他自己没有想到,有一天需要自己毁掉这个筹码。
败给萧何,原因:功高震主
刘邦看到自己的左膀右臂这么看重韩信,便试着去重用韩信,这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
韩信做了大将军后,那是意气风发,帮刘邦打败了秦兵,也打败了项羽。
最后的赢家,就是刘邦,刘邦为了奖励韩信劳苦功高,就将韩信封为了异姓王,本是可以当个逍遥自在的王爷,但是韩信犯了大忌,就是兵权太大了。
这时正好遇到另外一个异姓王造反,刘邦对韩信的猜忌也越来越大,本想着试试他的忠心,让韩信去平定这次叛乱,但是韩信称病不去。
这下好了,不除掉这个韩信,刘邦位子也坐不安稳,而韩信也错就错在,有恃无恐,觉得自己手握兵权,任何人都不怕。
但是刘邦对自己有再造之恩,萧何对自己又有知遇之恩,韩信是个感性的人,对自己有恩的人,他不会主动为难他们,但是如果再三相逼,那就不一定了。
相对应的,就是萧何是一个理性的人,他觉得如果韩信造反,好不容易稳定的朝政崩塌了,是对自己不利的,毕竟这一路上很是艰险。
所以在萧何的心里,这韩信也必须死,所以萧何就利用韩信对自己的信任,将韩信骗到了宫里,没等韩信反应过来,一群士兵就把韩信乱枪捅死。
等韩信咽气后,萧何看着韩信的尸体后,冷冷地说了4个字“国贼已除”。
因为这件事,萧何这个历史人物至今被人吐槽诟病,其实不难理解萧何的做法,一个利己主义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