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又逢清明。值此缅怀英烈、祭奠逝者、追思故人的传统节日到来之际,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关部门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树立文明祭祀新风,采用文明环保低碳的祭祀方式,营造安全、健康、有序的清明祭扫氛围。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按照传统习俗,人们会在清明节上坟祭扫,通过烧纸钱、放鞭炮等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但这种方式会带来噪声扰民、污染环境等不良后果,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广大市民要摒弃焚烧冥纸冥币等不文明祭祀行为,采取献花、植树、写(读)祭文、录追思微视频、“云祭祀”等形式,表达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有效防范疫情传播风险,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实行“预约、限流、错峰、分时”祭扫,尽量减少家庭亲友聚集。同时,要大力倡导“丰祭不如厚养,孝道注重当下”理念,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孝老”传统美德,推进移风易俗,树立厚养薄葬的现代理念,打造“传递亲情,传承家风”的丧葬新风。
树立文明祭祀新风,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做文明祭扫带头人,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宣传文明健康祭祀方式,监督和制止亲朋好友不搞集聚性祭扫活动,劝导回乡祭扫的亲友落实防疫措施,为我县疫情防控大局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