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和九年(公元835年)11月21日,准备上朝的唐文宗李昂驾临紫宸殿,文武百官早已排好了队伍,准备就绪,正在这时,左吾卫大将军韩约上殿报告,说是昨天晚上,就在左金吾衙门后院的石榴树上,有甘露降临,甘露其实是种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可是在迷信的古代,甘露的出现被视为祥瑞,况且已是十一月,在此季节出现甘露更是难得。

得知天降祥瑞,文武百官纷纷向皇帝表示祝贺,宰相李训、舒元舆等提议,上天给大唐降下如此祥瑞,皇帝应该亲临现场观看,唐文宗李昂当即表示同意,于是皇帝摆驾含元殿,并派宰相李训和中书门下的官员先行前往查看,李昂则在含元殿等消息。

唐文宗李昂

过了很久,李训回来奏报说,经过查看,左金吾衙门后院石榴树上的不像是甘露,为了慎重起见,不应匆忙对外宣布。

难道甘露消失了?于是唐文宗李昂又派宦官,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等人再次前往左金吾后院现场察看。

仇士良带着几名宦官来到左金吾衙门,这时陪同的韩约面色紧张,满头大汗,仇士良顿时感到有些奇怪,韩将军怎么会如此心神不宁呢?

正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将左金吾衙门院中的帐幕吹了起来,仇士良顺着吹起的帐幕一瞧,一下子两眼顿时放大,原来帐幕后面藏着许多手持兵刃的士兵,耳边还传来兵器碰撞的声音。

仇士良立马明白过来,这是个圈套。

惊慌之余,仇士良立马调头就往回跑,守门的士兵赶紧将大门关上,可是晚了一步,让仇士良跑了出去。

跑出去的仇士良直奔含元殿。

仇士良

仇士良找到皇帝李昂,报告发生了兵变,这时宰相李训急忙下令士兵上前护驾,并承诺每人赏钱百缗。

仇士良一看苗头不对,便催促李昂赶快撤,并将李昂扶上一顶软轿,抬着李昂往北,想冲出含元殿。这时李训冲上前去拉住皇帝的轿子,说是自己的工作还没有汇报完,不让皇帝走。

这时护驾的士兵已经冲上了含元殿。罗立言带着三百多名负责京城治安的士兵,还有李孝本带着二百多名御史台的随从也冲了上来,这些士兵在大殿之上,见到宦官就杀,整个大殿之上,血光四溅,死伤了十几个人。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也被突如其来的兵变吓得四散逃窜。

这时唐文宗李昂已经被仇士良抬到了宣政门,但宰相李训就像膏药一样死拽着皇帝的软轿,无论李昂如何训斥,李训就是不放手,情急之下,宦官郗志荣对着李训的胸口就是一拳,将李训打倒在地,仇士良一伙人抬着李昂就进了宣政门,随即就将宣政门紧闭。

皇帝已经完全落入宦官之手,李训觉得大势已去,还是逃命要紧,但自己身穿的紫色官衣太过显眼,于是脱下换上绿色的官服,逃出了皇宫。朝堂上大多数官员还搞不清楚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

逃入后宫的仇士良总算冷静下来,他知道对于发生的兵变,皇帝肯定是知道的,唐文宗李昂也清楚现在已经被仇士良控制,所以也默不作声。

回过神来的仇士良于是开始反击。

仇士良调来了五百名左、右神策军,从紫宸殿冲出后,见人就杀,朝堂上大大小小的官员再加上金吾卫的士兵都四散逃命,一千多人同时涌向大门,场面十分混乱,跑得慢地,都成了神策军的刀下鬼,这场屠杀一共死了六百多人。

此时仇士良还不解恨,下令关闭所有宫门,并对京城朝廷的各个衙门进行搜捕,连中书省和门下省都没有放过,最后杀红了眼,不管好人坏人,当官的还是普通百姓,反正杀了再说,又死了一千多人。不仅如此,光在宫城里搜捕还不够,仇士良还扩大搜捕范围,将整个京城都纳入搜捕范围,满城抓捕逆贼。

经过两天的搜捕,京城总算安定下来,最终李训在逃亡的路上被抓住砍下了人头,还有那些涉事的官员和将领,都被斩首抄家。

这件事史称“甘露之变”。

唐朝中后期,存在着两大朝政祸害,一是藩镇,二是宦官专权。

唐朝从李昂的爷爷唐宪宗李纯时开始就出现了严重的宦官干政的情况,因为宦官统领神策军,导致李昂的爷爷李纯就是宦官拥立的,而自己的兄长唐敬宗李湛死于宦官之手,就连李昂自己,能当上皇帝也是宦官的拥立。宦官的权力已经大到可以废立皇帝,甚至掌握皇帝生死的地步了,所以李昂也在一直想办法要消灭宦官势力,当时朝中最大的宦官就是王守澄。

王守澄

为了能顺利除掉王守澄,唐文宗李昂先是策反了李训和郑注,他们二人之所以能官运亨通全是因为他俩都投靠了王守澄,满朝文武都知道他俩是宦官集团的人,所以他俩的行为不会引起宦官的注意,不仅如此,李昂还提拔了与王守澄有矛盾的同是宦官的仇士良,以分散王守澄在神策军的权力,没有了军权,宦官就是个奴仆,于是王守澄被赐毒酒身亡。

王守澄虽然死了,但仇士良却有取而代之的趋势,为了进一步将宦官势力消灭干净,李训和郑注就谋划,由郑注出任凤翔节度使,以控制住京畿三辅之地,然后等王守澄下葬之时,让宦官都去参加王守澄的葬礼,到时郑注就以护丧的名义派兵把宦官一网打尽。

李训

计划已经安排好了,但李训事后觉得此事如果成功,那功劳都算在郑注头上了,于是李训与宰相舒元舆密谋,并联络一些将领,招募了士卒,准备提前行动,就是上文提到的甘露之变,只可惜行动失败了,非旦没有杀掉宦官,反而让宦官反手给杀了。

甘露之变后,唐文宗李昂完全成了宦官的傀儡,李昂就像犯人一样关在皇宫里,最后31岁的李昂,抑郁而终。也正是甘露之变后,宦官势力完全掌控了大唐的朝堂,上至天子,下至朝臣,都只能听命于这些阉宦,一直到朱温的出现,大杀宦官,才终止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