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甚至在清朝灭亡之前,沙俄还逼着清政府签下《满洲里条约》,侵占大片中国领土,沙俄随后派兵占领了这些土地。
沙俄对土地扩张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这一次侵占的土地,其实是两国界河额尔古纳河中的小岛和沙洲,即“渚”。其中的阿巴盖图洲渚在枯水期与中国一侧相连,理应属于中国所有,却被沙俄强占了。
阿巴盖图洲渚的面积有57.56平方公里,在额尔古纳河中的地位相当重要。“阿巴盖图洲”是蒙古语,意思是“妇人之山”,这个名字的来历恰好与边境划分有关系。
据传说,沙俄扩张到额尔古纳河边上后,为了避免发生纠纷,雍正皇帝在1727年派官员与沙俄联合勘界,将两国领土划分清楚。由于边境线漫长,清朝官员路过此处已经又渴又累,此时突然出现一位蒙古妇人。
蒙古妇人用香甜的奶茶招待客人,使官员们重新抖擞精神,完成了勘界任务。为了纪念这位蒙古妇人,便以“阿巴盖图”来命名这个岛屿。由此可见,此地向来属于中国,没有任何异议。
不过,宣统年间的清朝怎么能和雍正皇帝时的大清相比,沙俄早就看透了其虚弱本质,即使是小小的地方官,也想着法子占清朝的便宜,这才有了阿巴盖图渚问题。
虽然被沙俄占领了,但中国一直坚持对阿巴盖图渚拥有主权,在苏联时代便开始通过谈判解决。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谈判终于取得进展,又经过十多年的曲折,终于在2005年达到边界协议。
考虑到历史因素,又照顾目前的现状,阿巴盖图洲渚被两个部分,靠近中国侧的一大块属于中国,面积34.55平方公里,靠近俄国侧的一小块,面积23.01平方公里属于俄国。
2005年6月12日,罗日尼科夫上校代表俄国,张伟智上校代表中国,在阿巴盖图洲渚举行交接仪式。象征国家主权的72号界碑很快被竖起来,与祖国分离了94年的阿巴盖图洲渚,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阿巴盖图洲渚现在是一片湿地,栖息着十多种水鸟,还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河汊纵横,景色优美,仿佛世外桃源一般。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应该得到格外的珍惜。